原來,張成看到賀氏長得很漂亮,便想去勾搭她,又怕她不答應。於是便想到,如果自己假冒吳蜚卿,肯定人人都會相信,所以假造了一把吳蜚卿的折扇,帶在身邊,想著如果勾搭成了就說出自己的真名實姓,如果勾搭不成就嫁禍於吳蜚卿。但並沒有想到會動手把賀氏給殺了。那天晚上,張成從牆上跳進去,要逼奸賀氏,賀氏因獨自在家,平常準備了一把刀自衛。發現有人想強奸她,便拉住那人的衣服,操刀而起,張成害怕起來,奪過賀氏的刀,但賀氏抓住張成不放,不讓他跑掉,而且大聲呼叫,張成更加害怕,便殺了賀氏,丟下折扇跑了。
由於周知府的到來,三年的冤獄,一下就昭雪了,人們無不稱頌其為神明的。吳蜚卿這才想到“裏邊吉”是個“周”字。但誰也不知道周知府是怎麼看出問題的。後來,縣裏的士紳們找了一個機會向他請教。周笑著說:“這是最容易弄清楚的,細看審訊口供,賀氏死於四月上旬,那天晚上是陰雨天,天氣還冷得很,這麼冷的天,誰還帶著扇子呢?而且還是在匆忙急迫的時候,就更不可能會帶著這累贅的東西了。從這裏就可以明顯看出,是凶手企圖嫁禍於人的。我前些時候在南門外酒店避雨,看見題壁詩和扇子上的詩,在語氣、風格上很近似,所以大膽懷疑是李秀所作,果然順著這條線索就找到了真正的凶手。”眾人聽了,都十分感歎、佩服。
異史氏說:“觀察問題深入的人,在別人發現不了問題的地方,他也能看出問題。詞賦文章,本是光耀國家的事物。而周先生卻通過這些來衡量天下的知識分子,被人稱為伯樂。這難道不是深入地鑽透了詞賦文章的結果嗎?更沒想到先生還能將相士的原理用於審理刑獄。《易經》說:‘能預見事情的幾微變化,大概是神靈吧!’先生確實有這個本領。”
原來,張成看到賀氏長得很漂亮,便想去勾搭她,又怕她不答應。於是便想到,如果自己假冒吳蜚卿,肯定人人都會相信,所以假造了一把吳蜚卿的折扇,帶在身邊,想著如果勾搭成了就說出自己的真名實姓,如果勾搭不成就嫁禍於吳蜚卿。但並沒有想到會動手把賀氏給殺了。那天晚上,張成從牆上跳進去,要逼奸賀氏,賀氏因獨自在家,平常準備了一把刀自衛。發現有人想強奸她,便拉住那人的衣服,操刀而起,張成害怕起來,奪過賀氏的刀,但賀氏抓住張成不放,不讓他跑掉,而且大聲呼叫,張成更加害怕,便殺了賀氏,丟下折扇跑了。
由於周知府的到來,三年的冤獄,一下就昭雪了,人們無不稱頌其為神明的。吳蜚卿這才想到“裏邊吉”是個“周”字。但誰也不知道周知府是怎麼看出問題的。後來,縣裏的士紳們找了一個機會向他請教。周笑著說:“這是最容易弄清楚的,細看審訊口供,賀氏死於四月上旬,那天晚上是陰雨天,天氣還冷得很,這麼冷的天,誰還帶著扇子呢?而且還是在匆忙急迫的時候,就更不可能會帶著這累贅的東西了。從這裏就可以明顯看出,是凶手企圖嫁禍於人的。我前些時候在南門外酒店避雨,看見題壁詩和扇子上的詩,在語氣、風格上很近似,所以大膽懷疑是李秀所作,果然順著這條線索就找到了真正的凶手。”眾人聽了,都十分感歎、佩服。
異史氏說:“觀察問題深入的人,在別人發現不了問題的地方,他也能看出問題。詞賦文章,本是光耀國家的事物。而周先生卻通過這些來衡量天下的知識分子,被人稱為伯樂。這難道不是深入地鑽透了詞賦文章的結果嗎?更沒想到先生還能將相士的原理用於審理刑獄。《易經》說:‘能預見事情的幾微變化,大概是神靈吧!’先生確實有這個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