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棋回得極為雷靂凶險,一時間讓他無從應對。他絲毫不會以為鼇拜是在開玩笑,王登聯等人血淋淋的教訓仿佛就在眼前,朝堂上舉足輕的一二品的大員都那樣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誅殺了,更何況這些侍衛。
所以,這一次,他一定要阻止。
然而,他雖為皇上卻未曾親政,不能駁回輔臣的奏折。
但是他又實在不想再有無辜的人成為他與鼇拜角力的犧牲品。
正在兩難之際,經索額圖提醒,這才想起議政王會議是當下唯一可以與輔臣製衡的。
於是,便急召安親王嶽樂入宮。
嶽樂嘴上雖然說不知為何入宮,但是……康熙突然明白過來,今日之事鬧得如此大,嶽樂怎會不知?他一上來便大反常態讓自己處置那些布庫,難道隻是想讓皇上言出必行嗎?
絕沒這麼簡單,康熙這才恍然大悟。
“來人。所有人都拉出去重打五十大板。”天子一語既出,所有人自當領命。
他們這頓打挨得著實糊塗。
但是康熙明白,索額圖也明白。這樣的小懲大誡,這樣的借題發揮,皇上已然用行動表明了態度,內廷侍衛,他已經罰過了。
同樣的人並不能因為一件事接連被處罰兩次。
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方法,既避免了與鼇拜的正麵衝突,又化解了他淩厲的出招。
所以,在挨打過後,拖著傷體,索額圖入內向嶽樂道謝。
而嶽樂則一臉茫然,仿佛一切與他無關。
當整個大殿隻留下嶽樂與康熙兩人的時候,康熙有些負氣地說道:“也許,這位子真該叔王來坐!”
嶽樂淡然一笑:“嶽樂的命運,先皇早已洞悉。先皇不是說過,臣一麵像孔明,一麵又像關羽。然而,不管孔明如何智慧,關羽如何忠勇,他們都是襄助君王的肱股之臣,絕無異心。”
“叔王!”康熙十分感慨,與嶽樂的談話雖然次數極少,但每一次都有如行雲流水,暢快舒服,“如此,朕也無須諱言,便直說了。叔王,眼下這事情著實難辦,侍衛們朕是罰了,或許可以因此與他們講情,不必再受追究。但是九門提督與領侍衛內大臣這兩個位子。輔臣已經上了折子。這官員的升降變遷,朕尚未親政,是難以左右的。”
“以往六部尚書、封彊大吏,那些一二品的官職動遷,皇上也未見如此憂心。為何會對這兩個位子警惕?”嶽樂說。
“這不一樣,事有輕重急緩。九門提督與侍衛總管雖不是什麼權位,但畢竟關聯著內外城的安全,在這個時候因為這樣一個荒唐的理由調換。而補任的人選又是鼇拜的親信……叔王應當明白這中間的厲害。”康熙毫不避諱。
“皇上的憂慮,其實也是臣的憂慮。不過,皇上不必擔心。這位子如今能換,難不成日後就永遠鐵打不動了?依臣看,這倒是一塊試金石。誰要換就讓他換去。若是換了能讓他心安,做事越發大膽起來,皇上正可以坐等機會。況且,還有一招便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今日皇上出外遇險,這內外城負責安保的大臣換的換罰的罰,若是日後再有個閃失,恐怕所要承擔的就不是除職、挨板子這樣簡單了。”
這棋回得極為雷靂凶險,一時間讓他無從應對。他絲毫不會以為鼇拜是在開玩笑,王登聯等人血淋淋的教訓仿佛就在眼前,朝堂上舉足輕的一二品的大員都那樣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誅殺了,更何況這些侍衛。
所以,這一次,他一定要阻止。
然而,他雖為皇上卻未曾親政,不能駁回輔臣的奏折。
但是他又實在不想再有無辜的人成為他與鼇拜角力的犧牲品。
正在兩難之際,經索額圖提醒,這才想起議政王會議是當下唯一可以與輔臣製衡的。
於是,便急召安親王嶽樂入宮。
嶽樂嘴上雖然說不知為何入宮,但是……康熙突然明白過來,今日之事鬧得如此大,嶽樂怎會不知?他一上來便大反常態讓自己處置那些布庫,難道隻是想讓皇上言出必行嗎?
絕沒這麼簡單,康熙這才恍然大悟。
“來人。所有人都拉出去重打五十大板。”天子一語既出,所有人自當領命。
他們這頓打挨得著實糊塗。
但是康熙明白,索額圖也明白。這樣的小懲大誡,這樣的借題發揮,皇上已然用行動表明了態度,內廷侍衛,他已經罰過了。
同樣的人並不能因為一件事接連被處罰兩次。
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方法,既避免了與鼇拜的正麵衝突,又化解了他淩厲的出招。
所以,在挨打過後,拖著傷體,索額圖入內向嶽樂道謝。
而嶽樂則一臉茫然,仿佛一切與他無關。
當整個大殿隻留下嶽樂與康熙兩人的時候,康熙有些負氣地說道:“也許,這位子真該叔王來坐!”
嶽樂淡然一笑:“嶽樂的命運,先皇早已洞悉。先皇不是說過,臣一麵像孔明,一麵又像關羽。然而,不管孔明如何智慧,關羽如何忠勇,他們都是襄助君王的肱股之臣,絕無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