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林肯和政敵道格拉斯進行辯論,道格拉斯指控林肯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個雙麵人。林肯立刻回答:“道格拉斯指控我是雙麵人,大家說說看,如果我有另一張臉的話,還會帶著這張醜臉來見大家嗎?”林肯的話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連道格拉斯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可見,概念和詞語之間有對應的一麵,也有不對應的一麵,二者是不完全對應的關係。另外,要求概念明確,在不同情況下其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科學研究以及關係國計民生的眾多領域都要求有精確的數據和嚴格的界限。例如,在氣象學上,“大雨”指日(24小時)降水量為25.0至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時降水量為8.1至16.0毫米的降雨。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雨”這個概念隻是泛指雨量較大的雨。這類概念盡管沒有精確的數據和嚴格的界限,但隻要無損於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的順利進行,也就不失為明確的概念。比如說“即使明天下大雨,我也一定去!”這裏的“大雨”就不是那種嚴密的概念,但是誰會認為它不明確、不能用呢?
在“媽媽班車”事件中,“年輕的媽媽”非要有嚴格的界限不可,但是在其他場合就不一定如此了。例如,某服裝店貼出廣告:“本店竭誠為年輕的媽媽服務。”這裏的“年輕的媽媽”泛指一切年紀較輕、孩子較小的女性,並沒有嚴格的界限,但是大家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不失為明確的概念。
哈佛語言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博士認為,隻有明確的概念,才能用來正確地進行思維活動和開展思想交流。含混模糊的概念會造成不恰當的判斷和不合理的推理,也不可能使別人理解。
“筆杆子”可不同於“筆杆販子”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他的著作《悲慘世界》是19世紀著名的小說之一。雨果除了愛好寫作之外,還很喜歡旅行。有一次他出國遊玩,來到某國邊境,該國憲兵要求檢查登記。雨果十分配合,憲兵問他姓名,他回答:“維克多·雨果。”問他幹什麼的,他回答:“寫東西的。”憲兵顯然對此略有疑問,於是又問了一句:“你以什麼謀生?”雨果回答說:“筆杆子。”於是,憲兵點了點頭,並示意他可以通過邊境了。
雨果準備離開的時候,無意間看了一下憲兵的登記簿,上麵寫道:“姓名:維克多·雨果。職業:筆杆販子。”
堂堂大作家竟然成了筆杆販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笑話呢?這是因為憲兵和雨果對同一個概念的含義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說的“筆杆子”指的是“作家”這一職業;而憲兵所理解的“筆杆子”就是“賣筆杆的”。由此可見,要正確表達思想,達到相互理解,必須明確概念的含義。隻有明確了概念的含義,才能明確這個概念所指的對象範圍。
有一次,林肯和政敵道格拉斯進行辯論,道格拉斯指控林肯說一套做一套,完全是個雙麵人。林肯立刻回答:“道格拉斯指控我是雙麵人,大家說說看,如果我有另一張臉的話,還會帶著這張醜臉來見大家嗎?”林肯的話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連道格拉斯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可見,概念和詞語之間有對應的一麵,也有不對應的一麵,二者是不完全對應的關係。另外,要求概念明確,在不同情況下其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科學研究以及關係國計民生的眾多領域都要求有精確的數據和嚴格的界限。例如,在氣象學上,“大雨”指日(24小時)降水量為25.0至49.9毫米的降雨或者1小時降水量為8.1至16.0毫米的降雨。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雨”這個概念隻是泛指雨量較大的雨。這類概念盡管沒有精確的數據和嚴格的界限,但隻要無損於思維活動和思想交流的順利進行,也就不失為明確的概念。比如說“即使明天下大雨,我也一定去!”這裏的“大雨”就不是那種嚴密的概念,但是誰會認為它不明確、不能用呢?
在“媽媽班車”事件中,“年輕的媽媽”非要有嚴格的界限不可,但是在其他場合就不一定如此了。例如,某服裝店貼出廣告:“本店竭誠為年輕的媽媽服務。”這裏的“年輕的媽媽”泛指一切年紀較輕、孩子較小的女性,並沒有嚴格的界限,但是大家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不失為明確的概念。
哈佛語言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博士認為,隻有明確的概念,才能用來正確地進行思維活動和開展思想交流。含混模糊的概念會造成不恰當的判斷和不合理的推理,也不可能使別人理解。
“筆杆子”可不同於“筆杆販子”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他的著作《悲慘世界》是19世紀著名的小說之一。雨果除了愛好寫作之外,還很喜歡旅行。有一次他出國遊玩,來到某國邊境,該國憲兵要求檢查登記。雨果十分配合,憲兵問他姓名,他回答:“維克多·雨果。”問他幹什麼的,他回答:“寫東西的。”憲兵顯然對此略有疑問,於是又問了一句:“你以什麼謀生?”雨果回答說:“筆杆子。”於是,憲兵點了點頭,並示意他可以通過邊境了。
雨果準備離開的時候,無意間看了一下憲兵的登記簿,上麵寫道:“姓名:維克多·雨果。職業:筆杆販子。”
堂堂大作家竟然成了筆杆販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笑話呢?這是因為憲兵和雨果對同一個概念的含義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說的“筆杆子”指的是“作家”這一職業;而憲兵所理解的“筆杆子”就是“賣筆杆的”。由此可見,要正確表達思想,達到相互理解,必須明確概念的含義。隻有明確了概念的含義,才能明確這個概念所指的對象範圍。
概念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因此它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二是主觀存在的概念,這兩個層次之間是被反映與反映的關係。顯然,如果沒有客觀事物,也就根本不會有概念的存在,這是概念客觀性的一麵。另外,概念又不等於客觀事物本身,它是經過反映以後形成於思維的東西,不再屬於實物的原型,這是概念主觀性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