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共享的金融文化之基石

法國前總理 中歐社會論壇創始人 M.羅卡爾

很榮幸,我能有機會為陳雨露先生如此重要的著作《世界是部金融史》撰寫序言。時至今日,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金融活動仍舊知之甚少,也沒有人有誌完成世界金融史如此浩繁的著作。於是,此書便承載了讓世界共享的使命。

我隻讀完本書英文摘要,確實不知自己的想法是否與本書全部內容相宜,但是,我非常讚同全書總體框架及主要觀點。尤其應當指出的是,陳雨露教授在書中多次強調,嚴重的通脹、投機泡沫破碎以及許多金融危機的根本性成因是當局行政監管措施不當。時至今日,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已經變成全世界範圍內的重大課題。

我注意到,書稿英文摘要並沒有提到世界金融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或許本書正文對此進行了詳細論述,那就是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1971年擅自決定終止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金本位製度,布雷頓森林彙率體係因此崩潰。在我看來,這是後來全球金融秩序混亂的主要成因,也是目前全球金融海嘯的部分原因。這一決定使得全球主要貨幣之間的兌換機製變為浮動彙率,給全球國際貿易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們才創新了一種“號稱”可以應對彙率過度變化的保險機製——金融衍生產品,造成了巨大而危險的投機泡沫,使得金融風險可控性降低,最終流動性泛濫成災。

在上述情況下,全球金融業的協同合作就愈發顯得重要,重點之一是對流動性進行有效監管,中國將必然成為這些金融新規的主要決策者和執行者。

陳雨露教授的這部書稿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將在世界範圍內對普及金融曆史知識和建立金融文化共識作出貢獻,這也將是未來全球金融共同繁榮必要、全新和穩定的根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