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多的困難此時擺在了眼前,裕仁天皇仍舊不能拿定主意,鈴木首相隻好啟動了內閣會議。外相、陸相相繼陳述了當前的形勢,除了陸相阿南惟幾外,內閣一邊倒的傾向於接受由杜魯門、丘吉爾和蔣介石三人聯合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以保持日本國體為唯一條件,向盟軍投降。
內閣已經幫裕仁天皇下了決心,14日上午10點50分,天皇召開了戰爭結束前的最後一次禦前會議,結果仍然呈現一邊倒的狀態,除了米內光政等三個軍方的頭子外,其餘大臣均認為應該投降。就這樣,裕仁作出了難以忍受的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帶領大日本帝國走入了投降程序!
玉音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被播出的,但玉音的播出並不是現場直播,而是由錄音的方式完成的。帶子錄完後,由裕仁天皇的侍從德川義寬保管在了宮內省的保險櫃中,準備明天送往廣播協會向廣大日本國民宣布。
但誰都會明白,這樣的決定將會改變太多人的命運,也許天皇可以因此而免受審判,但是其他的人呢?特別是軍方的頭目們!要知道他們在中國本土,南洋群島,珍珠港欠下了累累的血債,如果投降,盟軍又怎會饒過他們呢?
率先跳出來的是陸軍省軍務課的畑中健二少佐、椎崎二郎中佐,還有東條英機的女婿古賀秀正和皇宮近衛師團參謀石原貞吉等人,這些人雖然職位不高,卻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官二代,他們靠父輩的聲望,迅速集結起了一支軍隊,準備發動政變,剪除主和派,由軍部成立新政府,實施本土決戰。
15日淩晨1點多,畑中等人趕到近衛師團長森剛中將的辦公室,要求他支持政變。但森剛猶豫不決,未作表態,已經接近瘋狂的畑中等人哪裏會讓這個“老不休”耽誤他們寶貴的時間,他們二話不說便槍殺了森剛中將,接著畑中拿著森剛的印章偽造了調令。
森剛本也是主戰派,近衛步兵第二聯隊長芳賀平次郎深知這一點,所以接到調令他便信以為真,馬上集結了一個聯隊的兵力出動發動了政變!他帶隊率先包圍了皇宮,切斷宮內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而另一支部隊迅速占領了廣播協會大樓。
如果勢態照這樣發展下去,曆史很可能被改寫,二戰結束的日期恐怕將會遙遙無期。可曆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他充滿了變數和巧合。
被蒙在鼓裏的芳賀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發生政變的軍隊好像隻有他一個聯隊而已,而他的上級森剛中將卻在這個時候久久不能出現。而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消息,同樣受森剛挾製的東部軍諸多將領看到仿造的調令後,並沒有參加逼宮的事件。
難道是著了畑中的道?芳賀聯隊長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東部軍參謀長高島辰彥隨後給芳賀打來電話,陳述這完全是畑中策劃的一場陰謀,就在芳賀將信將疑之時,東部軍大將田中緊急趕到皇宮,告訴芳賀,近衛師團長森剛已經被殺,芳賀這才恍然大悟!急忙把部隊撤回原地,政變因此失敗。畑中要求在玉音播放前麵見天皇而被拒絕。
但,許多的困難此時擺在了眼前,裕仁天皇仍舊不能拿定主意,鈴木首相隻好啟動了內閣會議。外相、陸相相繼陳述了當前的形勢,除了陸相阿南惟幾外,內閣一邊倒的傾向於接受由杜魯門、丘吉爾和蔣介石三人聯合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以保持日本國體為唯一條件,向盟軍投降。
內閣已經幫裕仁天皇下了決心,14日上午10點50分,天皇召開了戰爭結束前的最後一次禦前會議,結果仍然呈現一邊倒的狀態,除了米內光政等三個軍方的頭子外,其餘大臣均認為應該投降。就這樣,裕仁作出了難以忍受的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帶領大日本帝國走入了投降程序!
玉音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被播出的,但玉音的播出並不是現場直播,而是由錄音的方式完成的。帶子錄完後,由裕仁天皇的侍從德川義寬保管在了宮內省的保險櫃中,準備明天送往廣播協會向廣大日本國民宣布。
但誰都會明白,這樣的決定將會改變太多人的命運,也許天皇可以因此而免受審判,但是其他的人呢?特別是軍方的頭目們!要知道他們在中國本土,南洋群島,珍珠港欠下了累累的血債,如果投降,盟軍又怎會饒過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