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的設想
在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便開始改造日本人的思想,他開始忽悠民眾,把自己的倭國地位,誇耀成了“神國”。從那時起,無論日本再怎麼貧困,他們都昂著頭顱,麵對著周邊的強敵。
而二戰的慘敗,讓日本人徹底低下了這顆高貴的頭。
但,讓日本沉淪下去,並不是麥克阿瑟所希望的,他想讓日本發展起來,成為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一個重要盟友,可以控製蘇聯及相關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所以,讓日本人低下高昂的頭顱的同時,也要讓日本人學會如何用民主政治管理國家,從而達到國家的富強。
1945年10月4日,麥克阿瑟走出了他對日本政改的第一步,他率先發布了“民權自由指令”,要求日本政府立即解除對政治、公民和宗教權利的一切限製。同時廢除一切鎮壓法令,釋放包括共產主義者在內的一切政治犯,取消一切新聞檢查,解散一切鎮壓機構。
但是,麥克阿瑟把問題想的過於簡單了,日本是個封建和資本主義相結合的國家,他的政治體係根深蒂固,對民眾的高壓政治由來已久,又怎麼會因為麥克阿瑟的一番政令就徹底改變呢。
在民間,日本特務機關仍舊橫行鄉裏,各種高壓政策絲毫沒有改變,反而愈演愈烈。麥克阿瑟本想立即開展的修改憲法,全民選舉的政治主張也都被迫擱置了下來。
在這麼下去,日本不會有改變,而美國也不會在占領日本後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麥克阿瑟要求東久邇,立即撤了內務大臣山崎嚴的職位,然後將內務省相關人員、各道府縣警察部長、全部特高科警察、思想指導員共計4000多人全部撤職,然後回家抱孩子去。
東久邇鬱悶了,一再向美軍妥協,卻換來了這麼個結果,他不但沒有保住天皇的權威,還把自己搞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光杆司令,這基本上宣告了東久邇內閣的倒台。
1945年10月8日,執政僅54天的東久邇稔彥內閣倒台,雖然隻有短短不到兩個月的執政期間,實事求是的說,東久邇內閣對於維持日本治安還是做出來一定的貢獻的。
不過,由於東久邇沒有給當時迷茫中的日本人指明他們的出路,也沒有向受到日本人傷害,而造成了苦難和屈辱的廣大亞洲國家做出任何懺悔,所以,東久邇並不是一個稱職的首相,他的內閣隻能被作為一個過渡性的內閣來看待。
日本仍舊是一副爛攤子,由誰承接起日本的未來,變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