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活動在鬆本蒸治那裏磨磨唧唧地搞了三個多月,然後日本人把修改後的憲法草案拿給麥克阿瑟看。

麥克阿瑟看到的新憲法草案上仍舊寫著這樣的話,“天皇至尊不可侵犯”、 “天皇統帥軍隊”,換湯不換藥,日本內閣根本拿不出讓美國人滿意的新憲法草案來。

看來日本人是靠不住的,就算幣原有誠意修憲,他一個人也無法改變內閣中其他日本官僚的想法。

所以,麥克阿瑟決定撇開日本人,由美方自行修改日本憲法,然後強迫日本天皇同意。

美方的修憲負責人是惠特尼,是麥克阿瑟的高級顧問兼助手,要知道跟著麥克阿瑟混的,絕非泛泛之輩,惠特尼就是一個十分熟悉英美法製的全才。

他仿效英國君主立憲製的政體,很快搞出了一個日本新憲法的藍本,這個憲法草案中凸顯出了美國人的立法三原則。

首先,天皇仍舊是國家元首,皇位世襲,但是天皇的權力要被架空,他隻代表日本的國體,代表日本人民的最基本利益,要把天皇的權力放歸給民眾,祛除中央集權的舊疾。

第二,日本不擁有軍隊,日本要廢止運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放棄以戰爭作為解決爭端的手段。這完全符合幣原之前提出的政治主張,日本的和平憲法就此誕生。

不再擁有軍隊,不再出兵解決任何爭端,把這些都寫在憲法中,當今世界絕無僅有。

第三,廢除貴族製度,貴族權力不再世襲,這一點徹底將封建製度在日本的政體中革除,也徹底將維護天皇特權的堅定支持者們清除,為日本新時代的民主政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三點的主旨歸於一點就是,要把日本這個不平等的社會改造成民主國家,讓戰爭和軍國主義徹底在這片土地上消失。

當然,美國人還把三權分立的具體立法思想也寫進了憲法的草案中,它還特別規定司法權必須獨立,立法機關即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由選民直選產生,首相則依眾議院的選舉結果推出,直接對國會負責。

幣原喜重郎沒有想到,麥克阿瑟拿來的憲法草案具有如此的顛覆性,絲毫沒有給日本留下任何可以參考的舊製度。矯枉過正似乎是美國人對於這個國家政體改革,必須要實行的策略。

美方一切都要推倒重來的強硬態度,讓幣原喜重郎這個堅定的改革派都猶豫了,因為他必須要把這樣的草案交給天皇閱覽,並征得天皇的同意才能獲得修憲的成功。

而天皇會接受這樣的新憲法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裕仁天皇的底線隻有一個,那就是給他保留一個名分!他看到新憲法草案,隨即表示:“即使從他手中剝奪一切政治權力,也將全麵支持。”

這讓幣原喜重郎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了下來,修改憲法的最後障礙被掃清了。

當然,在幣原喜重郎前麵還有一座大山,那就是民眾的支持,讓天皇走下神壇,民眾能不能答應?

修憲活動在鬆本蒸治那裏磨磨唧唧地搞了三個多月,然後日本人把修改後的憲法草案拿給麥克阿瑟看。

麥克阿瑟看到的新憲法草案上仍舊寫著這樣的話,“天皇至尊不可侵犯”、 “天皇統帥軍隊”,換湯不換藥,日本內閣根本拿不出讓美國人滿意的新憲法草案來。

看來日本人是靠不住的,就算幣原有誠意修憲,他一個人也無法改變內閣中其他日本官僚的想法。

所以,麥克阿瑟決定撇開日本人,由美方自行修改日本憲法,然後強迫日本天皇同意。

美方的修憲負責人是惠特尼,是麥克阿瑟的高級顧問兼助手,要知道跟著麥克阿瑟混的,絕非泛泛之輩,惠特尼就是一個十分熟悉英美法製的全才。

他仿效英國君主立憲製的政體,很快搞出了一個日本新憲法的藍本,這個憲法草案中凸顯出了美國人的立法三原則。

首先,天皇仍舊是國家元首,皇位世襲,但是天皇的權力要被架空,他隻代表日本的國體,代表日本人民的最基本利益,要把天皇的權力放歸給民眾,祛除中央集權的舊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