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日本國內甚至出現了與石油相關製品的短缺。石油短缺後,一係列生產企業受到了影響,特別是民用生產企業,有的地方甚至連手紙都開始供應不上,這引起了民眾間不小的騷動,他的人望瞬間淹沒在了民眾的責罵聲中。

性格急躁並且信奉實力的田中角榮為了挽回頹勢,將自己的命運賭在了1974年7月的參院選舉上,他展開了慣用的“企業組織選舉”、動用了自己所有的“田中金脈”,甚至乘著直升飛機跑遍了全國。

然而選舉結果卻適得其反,自民黨敗北,在野黨在參院的議席上形成了對峙的局麵。禍起蕭牆,外部的反對聲還好對付,而這時來自自民黨內部的不和諧音符逐漸顯露出來。

副總理三木武夫、藏相福田赳夫、行政管理廳長官保利茂相繼辭職,這三個人的離去,田中內閣算是塌了半邊。

就在田中角榮無比鬱悶準備最後一搏挽回敗局的時候,又一顆重磅炸彈給了他致命一擊。1974年11月號《文藝春秋》雜誌發表了立花隆的《田中角榮研究—他的金脈和人脈》和兒玉隆的《寂寞的越山會女王》兩篇文章。

田中角榮的政治生涯中,各種黑金的傳聞不斷,還曾兩次被捕,但是其實誰也沒有抓到他什麼把柄。但是立花隆的文章中詳細的闡述了由土木建築業支撐的田中角榮斂財的詭計。之後,田中被外國記者俱樂部請去會見記者,受到了記者的追問,田中無奈托辭退避。日本各大報社和電視台本沒有想深入調查、挖掘田中的金錢問題。

然而鋪天蓋地的報道卻像熊熊大火一樣無法撲滅,田中的人氣此時已經降到了冰點,在自民黨內部他更是眾叛親離。在靠“金脈”維持的政治人生中,田中角榮第一次感受到了這是一把雙麵刃,世態炎涼和政治的冷酷讓他心灰意懶。

他一度曾想解散眾議員,但思來想去,他的列島改造計劃已經失敗,自己在首相之位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田中不得已向福田赳夫妥協,將經濟運營權交給了他,自己最終於1974年11月26日在四麵楚歌中掛冠而去。經曆了天國和地獄般經曆的“昭和時代的關白之父”結束了他的首相旅程。

田中角榮辭職後一度麻煩不斷,還因為“洛克希德事件丸紅案”(後文會提到)再次被捕,不過很快他就勝訴,並擺脫了頹勢。他的故事還很長,做不成首相,他就轉入了幕後。未來的十年,無論誰做首相,都擺脫不了田中角榮的陰影。

日本是個資源短缺的國家,日本國內甚至出現了與石油相關製品的短缺。石油短缺後,一係列生產企業受到了影響,特別是民用生產企業,有的地方甚至連手紙都開始供應不上,這引起了民眾間不小的騷動,他的人望瞬間淹沒在了民眾的責罵聲中。

性格急躁並且信奉實力的田中角榮為了挽回頹勢,將自己的命運賭在了1974年7月的參院選舉上,他展開了慣用的“企業組織選舉”、動用了自己所有的“田中金脈”,甚至乘著直升飛機跑遍了全國。

然而選舉結果卻適得其反,自民黨敗北,在野黨在參院的議席上形成了對峙的局麵。禍起蕭牆,外部的反對聲還好對付,而這時來自自民黨內部的不和諧音符逐漸顯露出來。

副總理三木武夫、藏相福田赳夫、行政管理廳長官保利茂相繼辭職,這三個人的離去,田中內閣算是塌了半邊。

就在田中角榮無比鬱悶準備最後一搏挽回敗局的時候,又一顆重磅炸彈給了他致命一擊。1974年11月號《文藝春秋》雜誌發表了立花隆的《田中角榮研究—他的金脈和人脈》和兒玉隆的《寂寞的越山會女王》兩篇文章。

田中角榮的政治生涯中,各種黑金的傳聞不斷,還曾兩次被捕,但是其實誰也沒有抓到他什麼把柄。但是立花隆的文章中詳細的闡述了由土木建築業支撐的田中角榮斂財的詭計。之後,田中被外國記者俱樂部請去會見記者,受到了記者的追問,田中無奈托辭退避。日本各大報社和電視台本沒有想深入調查、挖掘田中的金錢問題。

然而鋪天蓋地的報道卻像熊熊大火一樣無法撲滅,田中的人氣此時已經降到了冰點,在自民黨內部他更是眾叛親離。在靠“金脈”維持的政治人生中,田中角榮第一次感受到了這是一把雙麵刃,世態炎涼和政治的冷酷讓他心灰意懶。

他一度曾想解散眾議員,但思來想去,他的列島改造計劃已經失敗,自己在首相之位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田中不得已向福田赳夫妥協,將經濟運營權交給了他,自己最終於1974年11月26日在四麵楚歌中掛冠而去。經曆了天國和地獄般經曆的“昭和時代的關白之父”結束了他的首相旅程。

田中角榮辭職後一度麻煩不斷,還因為“洛克希德事件丸紅案”(後文會提到)再次被捕,不過很快他就勝訴,並擺脫了頹勢。他的故事還很長,做不成首相,他就轉入了幕後。未來的十年,無論誰做首相,都擺脫不了田中角榮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