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最短內閣
細川護熙的辭職,使得日本政界大亂。
在日本政界有句傳開了的諺語,“盛世靠羽田,亂世靠小澤”,但是諷刺的時候,在選擇後繼人選時,執政黨將目光投向有力候補,時任副總理的羽田孜。一向適於做盛世官僚的羽田,能做好了梳理亂世的工作嗎?
自民黨中,原外相渡邊美智雄認為這是他最後的機會,表示不惜脫離自民黨也要出馬競選首相。此時,朝野政黨繼續進行著令人眼花繚亂的重組,“新黨未來”、“自由黨”、“迷你政黨”相繼誕生。
渡邊美智雄在如此亂世中,自感力不能及,故主動放棄了參選的念頭,1994年4月25日,羽田被指名為第八十代首相。
羽田孜1935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成城大學,後進入小田急巴士公司工作。1969年繼承其父眾議員羽田武嗣的地盤當選。他主張政治改革,故與小澤一郎一起脫離了自民黨。他的政敵很少,但是卻缺少了領袖的氣質和決斷能力,文采也不怎麼樣,在大型的演說中總是說不出什麼像樣的話來,對於首相來說,這是個極大的劣勢。
羽田孜被指名擔任首相的當天,在沒有和社會黨進行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就向國會提出了聯合執政黨在眾議員組成一個新的政黨,也就是原八黨合並的建議,這直接導致了社會黨退出了聯合政權,這直接可以預示羽田內閣的壽命了。
由於什麼政績也沒有,羽田內閣很快被提出了不信任案,羽田不得不考慮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或者總辭職。大選卻是可以挽救岌岌可危的羽田內閣,但是小選舉區製實施在即,如此時強行進行中選舉區製的大選有悖於政治改革的理念,這無疑是與政改的理念相違背。考慮再三後,羽田孜於6月25日決定總辭職,29日,政權的接力棒交到了村山內閣的手上。
對於這任內閣,由於時間太短,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