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斷,他不相信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這一世界經典著作中論述的結論。他提出了雜交水稻的理論,進而為了證明自己的結論,勇敢承擔起雜交水稻研究的課題,不畏艱難,反複試驗,終於研究成功三係雜交水稻。

但他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繼續帶領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兩係法雜交水稻,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保持在世界領先水平。至此,他始終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在67歲的時候,袁隆平又產生一個驚人的想法,他決定挑戰超級雜交稻。

“我的個性就是總覺得不滿足”,這是袁隆平對自己的評價,而正是他的“不滿足”,激發了他的勇氣和智慧。2000年,他努力實現了大麵積畝產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又提前一年實現大麵積畝產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標。2006年,袁隆平入選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是一個永不滿足的人,就是他的永不滿足激勵著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進而取得了令世人震驚的偉大成就。

如果人人都安於現狀,獲得一點點成就就滿足了,那麼,社會就不會進步了。擁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我們才會不斷努力;擁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我們才會一次次地去挑戰更高的山峰。

成功的商人都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得到的,他們會不斷去挑戰。得到一些小利益就滿足的商人,永遠不會有大作為。

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斷,他不相信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這一世界經典著作中論述的結論。他提出了雜交水稻的理論,進而為了證明自己的結論,勇敢承擔起雜交水稻研究的課題,不畏艱難,反複試驗,終於研究成功三係雜交水稻。

但他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繼續帶領我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兩係法雜交水稻,使我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保持在世界領先水平。至此,他始終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在67歲的時候,袁隆平又產生一個驚人的想法,他決定挑戰超級雜交稻。

“我的個性就是總覺得不滿足”,這是袁隆平對自己的評價,而正是他的“不滿足”,激發了他的勇氣和智慧。2000年,他努力實現了大麵積畝產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標,2004年又提前一年實現大麵積畝產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標。2006年,袁隆平入選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是一個永不滿足的人,就是他的永不滿足激勵著他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進而取得了令世人震驚的偉大成就。

如果人人都安於現狀,獲得一點點成就就滿足了,那麼,社會就不會進步了。擁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我們才會不斷努力;擁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我們才會一次次地去挑戰更高的山峰。

成功的商人都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得到的,他們會不斷去挑戰。得到一些小利益就滿足的商人,永遠不會有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