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巍峨的滕王閣緊鄰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華麗歌舞早已停止。清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傍晚,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閑雲的影子映在潭中,日複一日,時光流逝,不知過了多少春秋。閣中的滕王現在無處尋覓,隻有欄杆外的長江獨自流淌。
【鑒賞】
此詩作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是詩人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中經過洪州(今江西南昌),於閻都督宴會席上所作。因附於《滕王閣序》文末,其藝術成就因《滕王閣序》所受的極高讚譽而被埋沒。
開篇直入主題,描寫滕王閣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興建的曆史背景。滕王閣居高臨江,是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登於樓上,可居高遠眺。詩人遙想當年,滕王坐著“佩玉鳴鸞”的車馬,登閣宴請嘉賓,佳肴歌舞,不勝快活。而如今這樣的情景已經再也看不到了,不禁令人感慨世事無常。
頷聯結構緊湊,描寫早年興建的滕王閣上的雕琢與裝飾現如今已無人問津,隻有南浦雲、西山雨還能時常來欣賞它們的美麗。這樣的孤獨寂寞,讓人不禁發出高處不勝寒的感慨。
頸聯通過“閑雲”二字作為呼應進行過渡。閑雲潭影,一上一下,視野開闊。“日悠悠”承上啟下,寫時光流逝。全句大開大合,點出物換星移、繁華不再的主題。
尾聯為設問句,詩人自問自答,問“原來閣中的帝王將相們現在都在哪呢”,回答卻是“閣外是流淌不息的滾滾江水”。看似所答非所問,但卻抒發了世事無常、時過境遷的無盡感慨。
全詩以景寫情,委婉含蓄,結構嚴謹,感情深刻,是同類題材作品中的佳作。
【譯文】
巍峨的滕王閣緊鄰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華麗歌舞早已停止。清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傍晚,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閑雲的影子映在潭中,日複一日,時光流逝,不知過了多少春秋。閣中的滕王現在無處尋覓,隻有欄杆外的長江獨自流淌。
【鑒賞】
此詩作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是詩人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中經過洪州(今江西南昌),於閻都督宴會席上所作。因附於《滕王閣序》文末,其藝術成就因《滕王閣序》所受的極高讚譽而被埋沒。
開篇直入主題,描寫滕王閣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興建的曆史背景。滕王閣居高臨江,是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登於樓上,可居高遠眺。詩人遙想當年,滕王坐著“佩玉鳴鸞”的車馬,登閣宴請嘉賓,佳肴歌舞,不勝快活。而如今這樣的情景已經再也看不到了,不禁令人感慨世事無常。
頷聯結構緊湊,描寫早年興建的滕王閣上的雕琢與裝飾現如今已無人問津,隻有南浦雲、西山雨還能時常來欣賞它們的美麗。這樣的孤獨寂寞,讓人不禁發出高處不勝寒的感慨。
頸聯通過“閑雲”二字作為呼應進行過渡。閑雲潭影,一上一下,視野開闊。“日悠悠”承上啟下,寫時光流逝。全句大開大合,點出物換星移、繁華不再的主題。
尾聯為設問句,詩人自問自答,問“原來閣中的帝王將相們現在都在哪呢”,回答卻是“閣外是流淌不息的滾滾江水”。看似所答非所問,但卻抒發了世事無常、時過境遷的無盡感慨。
全詩以景寫情,委婉含蓄,結構嚴謹,感情深刻,是同類題材作品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