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原文】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②。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談笑裏,定齊魯。
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注釋】
①平章:評論、評價。
②分付:處理、安排。
【譯文】
北望中原,大好河山陷於他人之手。細細評論抗金大事,如何安排處理呢?昔日集結在太行山的百萬農民起義軍,先後加入宗澤麾下。如今,朝廷對他們既不信任又很忌憚,好像騎著猛虎,手裏拿著毒蛇。你此去京東,將受到眾豪傑的愛戴,想必他們會投戈下拜,歸順於你,談笑間,就能收複山東等失地。
兩河滄陷,狐兔橫行(這裏指金人),當年祖逖立誌北伐,問一問這樣的名將還有沒有。士大夫們隻知道感慨哀傷,實際上他們連北伐的夢都沒有一個。抗金事業還需要有人來做。我這樣的書生心中膽怯,如藏在車中害羞的新媳婦,空自目送你離去,卻不能與你同行。
【鑒賞】
本詞是劉克莊送友人陳子華去真州赴任時所作。詞寫得豪邁悲壯,表現了詞人慷慨報國的情懷。
上片寫詞人對陳子華的殷切期望。“北望神州路”四句,寫詞人北望中原而提出疑問:如何才能收複中原?北宋滅亡後,各地的起義軍紛紛投到愛國將領宗澤的麾下,一時間抗金力量壯大無比,節節勝利。但宗澤英年早逝,杜充繼任,他在軍事上的謀略和手段遠不及宗澤,以至於金人屢屢南犯,也就是詞中所說的:“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是說友人陳子華此番出任真州知州,隻要與義軍團結一致,充分發揮作用,肯定能在談笑間收複齊魯等北方失地。詞人在這裏既是對朋友的勉勵,也抒發了自己收複中原的強烈願望。
下片寫詞人對國家興亡的慨歎。“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四句,詞人慨歎國土淪陷,人煙稀少,狐兔出沒,然而卻找不到像祖逖那樣的誌士,南宋沒有人能完成光複中原的大業了!“多少新亭揮淚客”兩句,詞人慨歎當時士大夫隻知悲痛,卻沒有收複失地的誌向。慨歎過後,詞人仍充滿信心:“算事業須由人做。”此句是本詞最為豪邁之句,有此一句,通篇振起。“應笑書生心膽怯”三句是詞人的自嘲之辭,是說自己乃是手無寸鐵的書生,不能上前線打仗。言外之意,也是勉勵友人能有所作為,希望他收複淪陷的土地。“空目送”兩句,回到送別的主題上,但沒有直接寫送人,而是以北方鴻雁遠去喻離別,仍與家國之情、故國之思聯係在一起,結構嚴謹,一氣貫之。
賀新郎
【原文】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②。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談笑裏,定齊魯。
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注釋】
①平章:評論、評價。
②分付:處理、安排。
【譯文】
北望中原,大好河山陷於他人之手。細細評論抗金大事,如何安排處理呢?昔日集結在太行山的百萬農民起義軍,先後加入宗澤麾下。如今,朝廷對他們既不信任又很忌憚,好像騎著猛虎,手裏拿著毒蛇。你此去京東,將受到眾豪傑的愛戴,想必他們會投戈下拜,歸順於你,談笑間,就能收複山東等失地。
兩河滄陷,狐兔橫行(這裏指金人),當年祖逖立誌北伐,問一問這樣的名將還有沒有。士大夫們隻知道感慨哀傷,實際上他們連北伐的夢都沒有一個。抗金事業還需要有人來做。我這樣的書生心中膽怯,如藏在車中害羞的新媳婦,空自目送你離去,卻不能與你同行。
【鑒賞】
本詞是劉克莊送友人陳子華去真州赴任時所作。詞寫得豪邁悲壯,表現了詞人慷慨報國的情懷。
上片寫詞人對陳子華的殷切期望。“北望神州路”四句,寫詞人北望中原而提出疑問:如何才能收複中原?北宋滅亡後,各地的起義軍紛紛投到愛國將領宗澤的麾下,一時間抗金力量壯大無比,節節勝利。但宗澤英年早逝,杜充繼任,他在軍事上的謀略和手段遠不及宗澤,以至於金人屢屢南犯,也就是詞中所說的:“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是說友人陳子華此番出任真州知州,隻要與義軍團結一致,充分發揮作用,肯定能在談笑間收複齊魯等北方失地。詞人在這裏既是對朋友的勉勵,也抒發了自己收複中原的強烈願望。
下片寫詞人對國家興亡的慨歎。“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四句,詞人慨歎國土淪陷,人煙稀少,狐兔出沒,然而卻找不到像祖逖那樣的誌士,南宋沒有人能完成光複中原的大業了!“多少新亭揮淚客”兩句,詞人慨歎當時士大夫隻知悲痛,卻沒有收複失地的誌向。慨歎過後,詞人仍充滿信心:“算事業須由人做。”此句是本詞最為豪邁之句,有此一句,通篇振起。“應笑書生心膽怯”三句是詞人的自嘲之辭,是說自己乃是手無寸鐵的書生,不能上前線打仗。言外之意,也是勉勵友人能有所作為,希望他收複淪陷的土地。“空目送”兩句,回到送別的主題上,但沒有直接寫送人,而是以北方鴻雁遠去喻離別,仍與家國之情、故國之思聯係在一起,結構嚴謹,一氣貫之。
全詞氣勢磅礴,感情悲憤,既有辛詞散文化、議論化的特色,又有自己的風格,立意高遠,筆調跌宕,是一首好詞。
【宋詞地圖】
京東:宋代的路名,治所在今山東、河南東部和江蘇北部一帶。
昭君怨·牡丹
【原文】
曾看洛陽舊譜,隻許姚黃①獨步。若比廣陵花②,太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