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詞人開門見山,分析當前宋朝的兩難局勢,並表明自己願征戰疆場報效朝廷的心願。“說和說戰都難”是當前局勢,和,和不了,戰,戰不勝,正所謂騎虎難下,舉步維艱。“歎封侯”四句是對自己上陣殺敵願望的強烈表達,但這願望卻無法實現,因而隻能長“歎”。“渠自無謀”三句則是虛寫,是詞人想象自己成為一名年輕將領,在披甲上陣的前夜挑燈拭劍,難掩激情。雖是想象,卻也反映出詞人的誌向如愈挑愈亮的明燈,永不熄滅。最後三句,詞人以詰問語氣,強烈抨擊了執政者的懦弱和無能。

全詞豪氣縱橫,慷慨激昂,真切地刻畫了一個胸懷遠誌、渴望力挽狂瀾、收複江山的少年英雄形象,讀之令人震撼。

沁園春

【原文】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勝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縱橫紙上;蟲魚鳥獸,飛動毫端。水到渠成,風來帆速,廿四中書考①不難。惟詩也,是乾坤清氣,造物須慳。

金張許史渾閑,未必有功名久後看。算南朝將相,到今幾姓;西湖名勝,隻說孤山。象笏②堆床,蟬冠③滿座,無此新詩傳世間。杜陵老,向年時也自,井凍衣寒。

【注釋】

①考:此指每年對官員的政績考核。

②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上所執之物,常用玉、象牙或竹片等製成,可用於記事。

③蟬冠:漢代時,皇帝的侍從官員所戴之冠均有貂尾蟬紋為飾,隨後蟬冠便成為身份顯貴的象征。

【譯文】

詩並不會使人變窮,人們常說如果得到優美的詩句,勝過得到一個好官職。詩人能把山川草木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紙上;還可以讓蟲魚鳥獸遊弋在自己的筆端。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會形成水渠,風一吹過,帆船就會加速,當廿四年宰相倒也不難。隻是詩歌是天地間清高之氣的集中表現,因此,造物主總是吝於給予。

金、張、許、史那些高官貴戚也都很平凡,他們並沒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功名。算一算在南朝顯赫一時的將相,如今人們還記得幾個?西湖的名勝很多,但人們都記得林逋隱居的孤山。就算貴族之家讓自己的子弟占據高官要職,擁有無數財富,他們也不會有詩句流傳人間。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老年時一貧如洗,晨炊無米,難禦夜寒。

【鑒賞】

這是一首評論詩歌和詩人的詞。詞人用雄渾的筆調,引經據典地論證了“詩不窮人”的觀點,字裏行間透露出身為詩人的自豪和對詩歌的讚賞,展現了一代文人對詩歌創作的執著追求和不屈於現實的豪邁氣概。

上片起句,詞人即開門見山地提出“詩不窮人”的觀點,並進一步明確“人道得詩,勝如得官”,即說一個人如果能得到優美的詩句,甚至勝過做官。而隨後七句俱是對這一觀點的論證。詩,能將“山川草木”縱橫於一紙之上,能讓“蟲魚鳥獸”在字裏行間自由穿梭、飛行。而且這一切像是風吹動帆船飛速行駛一樣,如此得“水到渠成”,毫無矯飾造作之嫌。且會做詩,則“廿四中書考不難”。最後三句,詞人不忘再次稱讚詩是“乾坤清氣”,是天地靈氣之所在,從而肯定了詩人的地位和作用。

下片詞人開門見山,分析當前宋朝的兩難局勢,並表明自己願征戰疆場報效朝廷的心願。“說和說戰都難”是當前局勢,和,和不了,戰,戰不勝,正所謂騎虎難下,舉步維艱。“歎封侯”四句是對自己上陣殺敵願望的強烈表達,但這願望卻無法實現,因而隻能長“歎”。“渠自無謀”三句則是虛寫,是詞人想象自己成為一名年輕將領,在披甲上陣的前夜挑燈拭劍,難掩激情。雖是想象,卻也反映出詞人的誌向如愈挑愈亮的明燈,永不熄滅。最後三句,詞人以詰問語氣,強烈抨擊了執政者的懦弱和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