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國之重器(2 / 3)

“須子蟲,”老趙抽了抽鼻子,“吃腐肉長大的,專門跑到人家屍體裏頭做窩,惡心死人不償命的玩意兒。”

我點點頭,突然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個電影:“這玩意兒是不是就是湘西趕屍匠操縱屍體那屍蠱?”

“倒是也有這說法,”老趙轉過身,“不過這東西,估計連他們自己人都不清楚,咱就更別提了。”

他咳嗽兩聲對徐白臉說:“隊長,咱們開路的幹活?”

徐白臉愣了一下,旋即回過神來,隨手把燃盡的紙灰撒在那團骨炭身上,歎口氣帶我們出了耳室,三人並肩進了甬道。走了沒多大會兒工夫,就發現前麵赫然出現一堵石牆,居然沒路了。

二十九

“好家夥,”老趙敲了敲盡頭處的牆壁,“實打實的上品花崗岩。咱們走岔了。”

話音還沒落就見徐白臉突然臉色一變,驚叫道不好!整個人頓時像一根離弦的箭一樣順著來時的路疾奔回去,三兩步就消失在黑暗中。老趙在後麵喊了兩嗓子卻也絲毫不見他有什麼反應,正要跟過去看看,就見徐白臉又折返回來對我們無力地擺手道:“上當了,後麵的路被堵了!”

“嗨!”老趙不以為然,“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兒,一驚一乍的,咱不是有炸藥麼,給它轟開不就得了?”

徐白臉搖搖頭:“糯米漿摻青石灰澆鑄的精鐵門,炸不開,用量大了說不定咱們自己也得賠進去。”他領著我們向後走了一段,果然見一道泛著青芒的大門正立在甬道中央,徐白臉摸著這扇鐵門緩緩說道:“如果推算不錯的話,從這裏到剛才的耳室應該還有八道這樣的機關門,九曲封墓,我們中計了。”

老趙這會兒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他抬頭看了看,用目光丈量著甬道四壁間的距離,繼而撓著頭說道:“歇了,這樣的結構不管炸開哪邊他娘的都得塌下去一片,咱連盜洞都沒法兒打。”

三個人麵麵相覷了好一會兒,眼見也沒什麼主意隻得先坐下來慢慢再說,我的屁股剛挨著地,腦海中頓時就閃過一個念頭,“有了,”我一拍大腿,“咱們把底下給炸開唄?”

“什麼?”

“就是這兒,”我指著腳下,“咱們給底下開個洞,要是這地宮有第二層,咱就下去,沒有的話咱們打條盜洞也能出去。”

“小同誌很有創造力嘛。”老趙站起來拍拍我的肩膀,“想法很不錯,怎麼樣徐小哥,咱們試試?”

反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徐白臉當下就拿出礦工鋤在地上鑿出個小洞,把炸藥填進去隨手點燃,隻聽見耳邊“噗”的一聲輕響,地麵上頓時出現一個二三十厘米左右的窟窿,我伸頭往下一看,這地宮果然有第二層!

徐白臉又用鋤頭把這個洞口擴大一些,隨即一馬當先地跳下去。他四下打量了一番,見底下並沒有什麼危險便抬頭對我們說道:“下來吧。”

這是一間寬敞的大殿,看擺設倒更像是古時候誰家後院的書房。我們跳下來的位置就在書房的西南角,上麵的窟窿正對著一張擺滿文房四寶的書案。我伸手撣去案子上的碎石土屑,拿起一方硯台看了看不禁驚道:“謔,這可比老劉頭兒那值錢多了。”

“什麼,什麼?”老趙興衝衝地湊過來,“就這塊硯台?”

“那可不,上好的端硯,上麵還有唐太宗的留款。”我指點著。

然而老趙卻根本沒用心聽,他一低頭,順著我胳膊底下溜進去,抄起桌子上擱著毛筆的筆架舉到我麵前:“瞧瞧,瞧瞧,唐三彩!他娘的這桌子上淨是寶貝!”

我點點頭,一樣一樣地看過去,發現眼前的東西無一不是大有來頭。老趙在旁邊早已經把背包拉開,像收拾飯桌一樣看都不看一股腦兒地把書案上的東西悉數掃蕩進去,這才心滿意足地舒了口氣。

“徐小哥,”他把背包重新背到身上衝徐白臉嚷道,“您看什麼呢,告訴您咱這趟可是發了,往後二年都不愁沒飯吃。”

徐白臉對老趙的話充耳不聞,依舊站在北麵的屏風牆跟前,一動不動。老趙走過去一搭他肩膀瑟道:“怎麼著?難道這牆上還有春宮畫不成?”

我跟在老趙後麵,順著徐白臉的目光往牆上看去,隻見整麵牆上都被白色的絲絹覆蓋著,正中央是一卷隱隱泛黃的古跡,四周均以象牙為框裝裱整齊,左右被數顆碧玉釘釘在牆上,滄桑中更顯出陣陣遺世獨立的飄逸。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我走近兩步借著燈光打量上麵的文字,恍惚中念叨了半句心裏驀地感到一陣悸動,我大張著嘴深吸一口氣,不敢相信地用力揉了揉雙眼,定睛觀瞧,沒錯兒!麵前依舊還是那些熟悉的字跡!“《蘭亭集序》!”我回過頭來看看徐白臉,發現他的表情仍是淡淡的,看不出一絲悲喜,反倒是老趙聽我這麼說立馬就躥了上去,伸手就要去扯牆上的白綢子。

“別!”徐白臉一把拽住老趙,“這幅字卷已經和牆壁連在一塊兒了,除非你把它毀掉,否則取不下來的。”

“姥姥,”老趙急得直跳腳,“咱要真能把這玩意兒弄到手,他娘的這後半輩子就不用愁了,想想辦法把牆給劈開,怎麼著也得把它弄出去。”

“去你丫的,你要真把這玩意兒弄出去咱後半輩子是不用愁了,”我重重地甩給他後腦勺兒一巴掌,“他娘的都跟監獄蹲著呢。”

徐白臉也點了點頭,無聲地歎了一口氣,“幹咱們這一行,富貴都是命裏給的,要得再多自己消受不起反而會變成禍害,”他對老趙說,“況且像這樣的東西,也隻有不見天日的地宮,才會是它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