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改革出現停滯倒退,有兩個原因。一是無知,對經濟規律、市場運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另一個是無恥,基於利益的考慮。任何一種價格的調整都存在利益分配,還有第三方,利用調控的機會強化幹預經濟的權力,從而尋租。
很多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經驗的總結是錯誤的。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之所以取得比較好的成效,不是由於政府幹預多,而是由於政府幹預越來越少,使得老百姓有更多的自由,企業家精神得以煥發。
未來我們的政策應該尊重市場,保護產權製度、自由競爭、自由準入,讓市場的邏輯更好地發揮作用。相反,如果我們用限製競爭、行政壟斷、產業補貼、限價、限購、擴大貨幣、通脹的方法管理經濟,隻會對國家發展與人民幸福造成傷害。
一
訪談人:在過去的三年中,世界經濟一波三折,經曆了從金融危機恐慌到政府寬鬆貨幣政策刺激,再到整體轉向緊縮的曆程。在這一曆程中,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政府亦對經濟進行了強力的幹預,從極度寬鬆貨幣、擴大內需到限購、限價、限貸等政策,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您如何評價目前政府密集出台的一係列政策?包括發改委對企業頻繁的價格“約談”。
張維迎:很多時候,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基於政治的考量。在目前中國的情況下,政策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不是科學問題。現在出台的這些政策很多屬於應急式的,目的不是為了建立一個好的經濟體製,而更多是為了平息短期內民眾的一些不滿。
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沒有大的天災,一定是貨幣問題。現在市場上物價、房價上漲,最根本的原因是2009年之後我們采取了過度的刺激政策,太多的貨幣、太多的信貸注入經濟體,其必然的後果就是通貨膨脹。宏觀政策出了問題,帶來的痛苦總是要忍受的,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吃了猛藥,就會有猛藥的後果。但是,現在是宏觀政策出了問題,用微觀控製的方式去解決。
從政策製定的角度,或者說從政治學的角度,政府部門采取限購、限價的辦法,不讓企業自主定價,會收到“注意力轉移效果”:好像市場上的提價、漲價現象是由於企業家貪婪,沒有道德的血液,而不是貨幣政策出了問題。這樣,老百姓的注意力就轉移了。
訪談人:從經濟的角度來衡量呢?
張維迎:從經濟角度講,這樣做的負麵效果會非常大。在自由定價的情況下,決定價格的根本是供求關係,不同質量的產品、不同的品牌當然有不同的價格,好東西當然可以賣個好價錢。而所有的政府限價,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市場的逆向選擇:劣質產品驅逐優質產品。企業越生產高質量的東西就越吃虧,生產低質量的東西相對更劃算,這樣企業會更多轉向製造低質量的產品,最後隻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宏觀經濟過熱,原材料價格、工資上漲,企業會有一個調整價格的選擇,這是企業家的判斷。有些東西不讓它漲,它最後就從市場上消失了。
另一個可能的後果是有些企業由於政府的限價,而不是市場競爭的因素,出現經營艱難,甚至破產,對就業不利。
哪家企業好,哪個產品好,該定什麼價格,應該是消費者說了算,而不應該由政府說了算。在一個自由的經濟環境下,企業、企業家根據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去經營,但現在大家要花很多精力來處理跟政府的關係,說服政府漲價是合理的,這對企業的整體運行是不利的。
這又回到一個基本問題,市場經濟是消費者主權經濟,消費者是真正的老板。如果是政府說了算,資源配置就會扭曲,導致企業家精神的不正當使用,由此甚至對產業升級也會有負麵影響。
再進一步從整個中國經濟體製轉軌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倒退。30多年的改革好不容易大部分產品的價格由市場調節了,企業擁有了自主定價權,現在可以說又部分地回到了計劃經濟。我們不是本著改革的精神去處理麵臨的問題,而是走回頭路,用傳統的行政手段去處理。企業的定價要按政策意圖來做,這個整體是反市場的。
訪談人:如果說當初的寬鬆貨幣政策過度,有錯,那不應該去糾正它嗎?
張維迎:現在的情況是一個政策的失敗,導致另一個新政策的出台,每一次政策的失敗都為新的政府幹預提供了理由。一個錯誤的政策製造了一個更進一步錯誤的需求,然後大家又喊著要政府進一步的幹預去糾正它。
2009年的時候,我曾對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提出過警告,經濟出問題了,調整的過程應該更多通過市場去消化,而不應該錯上加錯。比如房地產的問題,2009年初比較冷,房價往下跌,那時候該跌就讓它跌,應該順其自然,但我們不是,一看房價下跌,著急上火,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結果價格上漲,沒過幾個月,又出台打壓政策。這表明我們的宏觀政策非常不成熟,一個經濟體最忌諱的就是政策的朝令夕改。
好的政策是幫助大家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期,隻有在相對穩定的預期下,企業家才能正確地計算並進行決策,否則,政策不穩定,大家都去揣摩政策,或者通過遊說的方式來影響政策,這都是不太健康的表現。
政策是不能折騰的,有時候要以不變應萬變,不是簡單地說,刺激過火了,馬上緊縮,錯誤就可以彌補了。錯誤已經釀成,無法彌補。用管製、微觀控製的辦法,就扭曲了調整過程。如果政府把價格限製住了,某種產品供不應求了,政府就想著怎麼進行分配;供過於求了,政府就想著怎麼補貼、收購,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就會出來,還會形成腐敗和尋租。我們要用降低交易成本的辦法來解決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用增加交易成本的方法來解決它。
現在的好多宏觀調控,就像一個新手開車,猛踩油門猛刹車,結果就是坐在車上的人瘋瘋癲癲,不停搖晃,惡心、嘔吐的現象就會出現。經濟決策怎麼轉向更科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