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殮房驚魂(2 / 3)

水知寒道:“正如將軍所言。兩人對峙一柱香時分後,忽見暗器王大步前行,而曆老鬼隨之退後,直退到棧道盡頭,就此收手罷鬥。那樵夫雖然瞧得莫名其妙,但依我想來,必是暗器王借偷天弓遠程攻擊的威脅,迫得曆老鬼不得不亦步亦趨。”

“麵對曆老鬼的三大神功,林青竟也可不戰屈人,總算不枉我等他六年。”明將軍似是愣了一下,繼續揮筆寫下最後一橫,白紙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王”字。雖僅是簡單的幾個筆劃,卻是力透紙背,如銀鉤鐵劃。

明將軍望著紙中所書,不怒而威的麵容露出欣然一笑,也不知這笑意是針對林青而發還是滿意自己的書法,一字一句道:“我寫下這個‘王’字,以敬林兄神功大成。”驀然伸指點在紙角,默運玄功,白紙若經烈火炙烤,漸漸蜷曲縮成一團,再被明將軍大掌握住,刹時化為片片碎屑。

水知寒心中暗凜,他做了近十餘年的將軍府總管,雖是極得信任,卻一直捉摸不透麵前這位武功智略皆冠絕天下的朝中大將軍。六年前明將軍領兵塞外平亂,他則留守京師,明將軍在塞外大勝後班師回朝,僅擒回笑望山莊莊主容笑風,又放言天下日後將與暗器王約戰。水知寒雖對明將軍與暗器王林青在塞外幽冥穀一戰隱有所聞,卻知之不詳。明將軍亦對此事諱莫如深,絕口不提。事後水知寒曾從機關王白石口中打探到當時明將軍執意撤去大軍的包圍,孤身一人麵對林青、許漠洋、物由心、容笑風、楊霜兒五位高手,水知寒本以為是明將軍憑流轉神功震懾眾人,當場擒下容笑風,暗器王等人僥幸逃出重圍。但此刻看來,其中似乎另有別情,至少明將軍對於暗器王的態度若敵若友,令人難以揣測。

明將軍沉吟道:“暗器王林青是我平生最為看重的一個對手,所以這六年來有意不讓你告訴我他的消息,以免影響自己的心緒。不過如今他既然已來了京師,你不妨將他近期的行蹤告訴我。”

水知寒按下翻湧的心潮:“自從三個月前暗器王在擒天堡現身後,據說是與蟲大師一起去了滇南的焰天涯與媚雲教,其後有人再見到他時,卻是在湘西萍鄉府中……”說到“湘西萍鄉府”五個字時,明將軍神情略顯驚訝,水知寒看在眼裏,小心翼翼地輕聲道:“據說武林中最為神秘的四大家族就是在那附近的鳴佩峰中,不知暗器王此去萍鄉是否與之有關。”

明將軍沉聲道:“水總管難道忘了我一年前的吩咐麼?”

水知寒聽到明將軍突然以“總管“相稱自己,如何不明白他話中的警告之意,垂手謹立:“知寒怎會忘記,隻是說起暗器王的行蹤,順便提及而已。”

明將軍冷哼一聲,不再說話。原來一年前水知寒在遷州小城伏殺蟲大師的弟子舒尋玉,曾與四大家族中蹁躚樓傳人花濺淚交手。明將軍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嚴禁水知寒以後再與四大家族有所衝突,並下令全府上下皆不許再提及四大家族之事。明將軍身為四大家族的少主,身懷奪取天下的重任,此乃禍滅九族的死罪,自然不會對人泄露半分,連水知寒這個將軍府二號人物亦毫不知情。

水知寒雖不知曉明將軍與四大家族的淵源,但他身為將軍府總管,何等精明,已瞧出其中蹊蹺,所以有意無意間用言語試探,此刻見明將軍微蘊怒氣,嘲然一笑轉移話題:“暗器王與蟲大師等五六人同赴萍鄉,分手後暗器王一路向北行,身邊卻多了一個身穿重孝,約摸十二三歲的小孩子,據我判斷極有可能就是曾與暗器王、蟲大師一起大鬧擒天堡、鬼失驚曾提及過的那個孩子。”

明將軍微微一怔:“鬼失驚說那孩子乃是冬歸劍客許漠洋的義子。許漠洋雖一意與我為敵,但他得巧拙師叔的傳功,算起來亦是門中我唯一的師弟,難道竟死了麼?”

水知寒點點頭:“不久前我才得到秘報,滇南媚雲教內亂,許漠洋曾染指其中,卻被叛出擒天堡的寧徊風乘隙暗算,傷重不支……”滇南畢竟離京師太遠,縱是以將軍府強大的情報網,亦是在兩月之後方才得到一些並不確切的零星消息。

“莫非許漠洋之死激起了暗器王的鬥誌,方才入京麼?”明將軍喃喃道,目光忽然鎖在水知寒的麵上:“你對寧徊風此人有何印象?”

水知寒從容一笑:“江湖上傳聞寧徊風‘病從口入、禍從手出’,出名的難纏。但我從未見過此人,對其亦談不上什麼印象。”他講話的神態是如此輕鬆,似乎在說著一個與自己毫不相關之人。明將軍本以為水知寒會知道禦泠堂與四大家族的一些恩怨,但以他的眼力,亦無法從水知寒的表情中瞧出任何破綻。

水知寒接著道:“暗器王在嶽陽府停留一日,卻將全身銀兩都輸給了一位號稱‘嶽陽賭王’的江湖小角色。”

明將軍不解:“怎會如此?”

水知寒將當時的情形解釋一番,明將軍撫掌大笑:“好一個林青,直到今日我才確信總算沒有找錯對手!”相惜之情溢於言表。相比從前以往那個絕不肯輕易服輸的林青,如今寵辱不驚的暗器王無疑更令明將軍所看重。

水知寒沉聲道:“不過此次若非淩霄公子何其狂早早得到消息在京城外接應,縱有偷天神弓之利,暗器王亦難逃太子一係的追殺。經此重挫,將軍的這個對手隻怕已不足懼。”

“不然。”明將軍緩緩搖頭:“林青的厲害之處並不在於其武功的機巧靈動,變幻無方,而在於對敵時能保持一份沉穩的心態。但他少年成名,不免略失於驕狂,隻要經此挫敗而不倒,心誌愈堅,才會變得更為可怕。”他低低歎了一聲,自言自語般道:“而我欲求一敗,亦難於登天啊!”

水知寒大生感懷,這句話從明將軍口中說出,絲毫不覺其狂,反令人生出一種獨覽天下寂寞蕭索的感覺。

明將軍眉梢一挑:“上次在飛瓊橋邊你曾告訴我追捕王已躡住林青,為何最後不見梁辰的蹤影,反是管平與葛公公出手?”這一問確是關鍵,京城將軍府、泰親王與太子三大派係明爭暗鬥,互有掣肘,如果追捕王參與管平襲擊林青之事,豈不是說明泰親王與太子已暗中聯手,針對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