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馬嵬脂粉氤氳,徐鳳年離京北還(2 / 3)

軒轅青鋒坐起身,自言自語道:“生意嗎?”

下一刻,簷下僅有清風拂麵。

徐鳳年轉頭看了眼已經無紫衣的藤椅,站起身,坐在嗬嗬姑娘的身邊,她又掏出一張蔥油餅,沒有轉頭,抬手放在徐鳳年麵前。

徐鳳年接過有些生硬的冷餅,大口大口吃著。

大紅袍子的徐嬰站在院中,徐鳳年含混不清道:“轉一個!”

那一團鮮紅旋轉不停,賞心悅目。

徐鳳年笑臉燦爛。

身穿布衣的中書令齊陽龍離開欽天監後,在司禮監掌印太監宋堂祿的親自引領下,老人走向位於離陽內外廷過渡位置的一座小殿養神殿。

新近啟用的養神殿地處內廷,卻與外朝緊密銜接,加上殿閣和館閣總計十二位大學士都在養神殿附近處理政務,這就讓原本荒廢多年的養神殿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樞重地。養神殿占地並不多,呈工字形,典型的前殿後寢,殿中懸掛先帝趙惇禦筆的“中正平和”大匾,最近年輕皇帝親自主持的小朝會都遷移此地,對於重要臣僚的引見召對也在此進行。新近入京任職的數撥封疆大吏,如顧黨舊部田綜、董工黃、韋棟三人,前朝舊青黨領袖洪靈樞,以及接替盧白頡成為兵部尚書的南疆大將吳重軒,繼韓林之後的刑部侍郎遼東彭氏家主,都曾先後到此覲見天子。

等齊陽龍跨入養神殿明間,門下省主官桓溫和左散騎常侍陳望都已在場,輔佐老人執掌中書省的趙右齡和吏部天官殷茂春,這對政見不合卻聯姻的親家也在行列,隻不過兩位大人站位頗遠,非但沒有和睦氛圍,反而透露出幾分井水不犯河水的疏離模樣。六位殿閣大學士中,僅有武英殿大學士溫守仁和洞淵閣大學士嚴傑溪進入此間,新設的館閣大學士則一位都沒有出現。

除此之外,還有常山郡王趙陽、燕國公高適之、淮陽侯宋道寧,這三位離陽勳貴大佬對一般離陽官員而言,都屬於久聞大名未見其麵的低調人物。

相較這些要麼手握朝柄要麼如雷貫耳的大人物,兵部左侍郎唐鐵霜就算實權極大,但仍是後進之輩,所以位置靠後,與青黨在太安城的話事人溫太乙緊挨著並肩站立。後者是個太安城官場傳奇人物,一屁股坐在吏部侍郎的座位上,然後就十多年沒有挪過窩了,先後給三位吏部尚書打過下手,故而吏部一直有“流水的尚書,鐵打的侍郎”的諧趣說法,便是坦坦翁也經常以“溫老侍郎”來打趣溫太乙,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忘了,這位老侍郎,如今尚未滿五十歲!

齊陽龍其實剛才有意無意在屋外廊道停留了片刻,換成別人,掌印太監宋堂祿當然都會趕緊催促,但是中書令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宋堂祿陪著老人安靜地站在外麵,屋內傳來老學士溫守仁那副招牌的大嗓門,中氣十足,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古稀老人的嗓音,隻聽這位領銜殿閣的清貴老人悲憤交加道:“陛下,那北涼蠻子當真是無禮至極,讓禮部斯文掃地不說,如今還大鬧欽天監,成何體統!朝廷絕不可再姑息縱容此子了,否則朝廷顏麵何在?!陛下,老臣雖是一介書生,但好歹還有一把老骨頭,更有一大把雖老不衰的骨氣,老臣這就孤身前往下馬嵬驛館,將那蠻子緝拿下獄,他若是敢殺人,那就連老臣一並打殺了,隻求陛下事後以此問罪於他,老臣便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宋堂祿視線低斂,但是側麵的中書令大人翻白眼實在太過明顯,掌印太監依舊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屋內,與溫守仁年紀相當的常山郡王趙陽望向身邊的晚輩高國公和宋侯爺,後兩者顯然也是有些咋舌,他們三位閉門謝客不問朝政太多年,活動圈子僅限於天潢貴胄和皇親國戚之間,與外臣幾乎沒有聯係,以前隻聽說朝堂上的溫大學士鐵骨錚錚,今日親眼看見,仍是有些刮目相看。趙老郡王緩緩收回視線,皺著眉頭。作為離陽宗室裏的老人,常山郡王趙陽親曆了春秋戰事的首尾,戰功顯著,高祖封賞天下的時候,本該可以在功勞簿上排前十的趙陽因為一樁秘事,到頭來隻撈到一個近乎羞辱意味的郡王的虛名,接下來就開始安心逗弄花鳥魚蟲,優哉遊哉頤養天年了。常山郡王府男丁稀少,久而久之,這位老郡王就徹底被人遺忘了,如果說勉強能稱為青壯的高適之、宋道寧這次重返廟堂,是要有一番大動作的,那麼這個歲數的老郡王好似撐死了就是發揮餘熱而已。

當年以抬棺死諫而名動天下的溫大學士,開始細數那年輕藩王在世襲罔替以後的各大罪狀,慷慨激昂,滿屋子的浩然正氣。這位武英殿大學士,明擺著是跟徐家父子死扛到底了。太安城這麼多年來一直有傳聞,溫大學士已經偏執到了隻要是姓徐的京城官員,一概都沒好臉色的地步。先前半年太安城最大的兩筆談資,其中一件就跟溫家有關。據說被大學士寵溺到天上去的孫女,不但揚言要去西北見那位新涼王,差點還真就離家出走私奔成功了,把咱們溫大人給氣得大病了一場,臥榻不起足足小半年,這期間僅是禮部晉蘭亭就去探望了不下三次,不過看眼下溫守仁的龍精虎猛,又不太像。

吏部侍郎溫太乙在這間屋子裏,雖說品秩其實與陳望和唐鐵霜相同,但是就算他自己,也清楚這裏頭的差距。作為青黨三駕馬車之一,其餘兩個,上柱國陸費墀已經去世,陸家更是與北涼結親,舉族遷往北涼。青州將軍洪靈樞則從地方進入京城,青黨總體勢力是漲是降,目前來看還不清楚。不過當今天子要重新起用青黨官員,是毋庸置疑的大勢所趨,加上同出青州的韋棟,剛剛成為廣陵水師和青州水師的第一號人物,更是坐實了這份揣測。殷茂春入主吏部時日不多,吏部左侍郎溫太乙想要成為離陽天官不太可能,隻是輾轉別部擔任一把手並不是沒有可能,執掌刑部、工部、戶部都有一定機會。今天溫太乙稍顯“突兀”地出現在這裏,趙右齡、殷茂春都多看了他幾眼。

年輕皇帝沒有打斷溫大學士盡顯一位文臣剛正不阿的激昂言語,但是齊陽龍跨過門檻,一幹權臣整齊轉頭,讓溫守仁自己就停下了,跟著其他人一起畢恭畢敬對中書令大人致禮。

齊陽龍站在當朝首輔應該站的位置,對皇帝作揖後,簡明扼要說道:“剛剛見過了北涼王,他答應後天離京,就漕運開禁一事,北涼王提出希望在明年入秋之前,朝廷能夠為北涼道輸送五十萬石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