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裏(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曾任秘書監等職。楊萬裏作詩初學江西詩派,又改學晚唐詩人和王安石,最終擺脫前人藩籬而自成一家。他很善於從日常所見的事物中捕捉到富有情趣的畫麵,並將自己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受灌注其中,其詩歌既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又富於理趣,風格活潑、自然、清新,時稱“誠齋體”。有《誠齋集》。
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1]其一
【導讀】
這首絕句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作者閑居家鄉時所作。全詩語言淺易曉暢,寫的也是普通的日常生活,但卻意趣深長、思致悠遠。尤其是後兩句,意蘊非常豐富。一個“捉”字,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兒童的天真活潑、無憂無慮。“柳花”本是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的東西,“兒童捉柳花”當然也不是為了實用的目的,而是出於好玩、有趣,這種行為帶著一派的天機自然;那麼,作者看兒童捉柳花又是為了什麼呢?兩種行為之間是否有相似之處?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花時間這樣做,所以作者說自己是“閑看”。“無情思”和“閑看”的搭配,體現出一種心緒、一種情趣,這種“閑看”,既可以是沒有任何思維意識參與的、純視覺上的欣賞,這種情況下,兩種行為之間就有了相似的性質;這種“閑看”也可以是意味深長的、包蘊著複雜的思想內蘊的看,那麼作者的目的與兒童的目的就不一樣了。而無論是哪一種,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深意。前人讀這首詩,有的說“廷秀胸襟透脫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四),有的說作者“默閱世變,中有感傷”(葉寘《愛日齋叢鈔》)。“詩無達詁”,好詩的妙處本是說不盡,也不必說盡的。
梅子留酸軟齒牙[2],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3],閑看兒童捉柳花。
【注釋】
[1]此詩作於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時楊萬裏閑居在家。
[2]軟齒牙:謂梅子味酸,使牙齒發軟。
[3]無情思(sì):沒有情緒。
道旁小憩觀物化
【導讀】
“誠齋體”詩歌十分善於通過對自然之物的細微觀察和思考,從中感悟到人生宇宙的哲理。《道旁小憩觀物化》一詩即是如此。這首詩寫作者在路旁休息時觀察到的一隻蝴蝶新生的過程,對剛剛羽化的蝴蝶“須拳粉濕”的睡態的描繪,可謂形象而細膩;“後來”兩句寫蝴蝶醒後振翅而飛,不再記得自己沉睡之時的情狀,於簡單的描寫中蘊含著豐富的哲思,意味深長,引人聯想。有人認為此詩是諷刺“得誌便猖狂”之人(《胡適選詩》),其實在“睡”與“醒”、“靜”與“動”的轉化之間,它傳達的也是作者對生命、對自然萬物變化規律的一種全新的體認。
蝴蝶新生未解飛,須拳粉濕睡花枝。後來借得風光力,不記如癡似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