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曆城縣)人。他生長於金人占領區,從小立誌為趙宋收複失地。後南歸,曆任提點江西刑獄、湖北轉運使、知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兼江西安撫使等職,但由於“歸正人”(南宋時對從金國回歸宋廷的士民的稱呼,也叫“歸朝人”)的身份等原因,他未獲宋廷信用,壯誌未酬,最終抑鬱而逝。辛棄疾是宋詞豪放派代表作家,詞風雄深雅健、悲壯沉鬱,“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但亦不拘於一格,清新、明快、哀婉、閑適等兼而有之。有《稼軒長短句》。
摸魚兒[1]
【導讀】
《摸魚兒》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作者奉命由湖北轉運副使調任湖南時的賦別之作。詞作含有多重的象征意蘊,全篇采用比興手法,將激越不平之氣托之以哀婉淒怨之詞,摧剛為柔。上片寫惜春、留春、怨春,既是感歎美好時光徒然流逝,無法挽留,又寄寓著自己政治上的不得誌。一說也隱喻著時局的日益衰敗。下片以失寵的陳皇後自喻,暗指作者的身世和政治命運,“蛾眉曾有人妒”一語蘊含著對自己遭受排擠、懷才不遇的憤懣。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這首詞“詞意殊怨”,孝宗“見此詞頗不悅”。可見詞中所流露出的深切的哀怨,影射著對宋廷的不滿。
淳熙己亥[2],自湖北漕移湖南[3],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4],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5],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6],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7]。怨春不語。算隻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8]。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9]。千金縱買相如賦[10],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11]。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12]。
【注釋】
[1]摸魚兒:詞調名。
[2]淳熙己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
[3]漕:漕司。宋代漕司長官轉運使掌握一路或數路軍需糧餉,故稱“漕”。是年三月,作者由湖北轉運副使改調湖南轉運副使。
[4]王正之:名正己。作者移官湖南後,王接替他的職務,故稱“同官”。
[5]消:經受得起。
[6]且住:暫且留下。
[7]“見說道”二句:聽說芳草已經長遍天邊,春天已無歸去之路。此留春之語。
[8]“算隻有”三句:看起來隻有屋簷下的蜘蛛網還在整天殷勤地沾惹飛揚的柳絮,想把春天留住似的。
[9]“長門事”三句:漢武帝的陳皇後失寵後被貶居長門宮。意思是說,宮中有人嫉妒陳皇後的美貌,進讒言,使得漢武帝與陳皇後約定相會的日子被耽誤了。
[10]“千金”句:司馬相如在《長門賦序》中說,陳皇後失寵後,聽說司馬相如善為文,就贈給他百斤黃金,司馬相如撰《長門賦》備述陳皇後愁苦之情,終於使漢武帝重新寵幸陳皇後。這裏是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說,即便陳皇後用千金買了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可她滿腹的愁苦又能向誰訴說呢?
[11]“玉環”句: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在安史之亂中被賜死,漢成帝的寵妃趙飛燕被廢後自殺。意思是說小人都沒有好下場。
[12]“斜陽”句:夕陽正映射在煙靄籠罩著的、令人傷感的楊柳枝上。
賀新郎[1]
【導讀】
這是一首送別詞。茂嘉是辛棄疾族弟,時因故貶官桂林,作者寫詞贈別。這首詞寫了許多與“別”有關的典故:昭君出塞和親,陳皇後被貶長門、辭別帝宮,衛莊薑送歸妾,李陵與蘇武訣別,荊軻與燕國君臣於易水分別。這些離別所代表的皆是千古恨事,作者借此以抒發自己的悲慨與失意。全詞一氣貫注,上下片渾然一體,鵜、杜鵑的哀鳴貫穿首尾,更加烘托出苦悶、惆悵之情,風格極為沉鬱、悲涼。王國維《人間詞話》對這首詞評價道:“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於神者。然非有意為之,故後人不能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