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出生於家道中落的縉紳之家,政治上很不得意,為國子監監生二十餘年。《長生殿》完成後,曾轟動一時,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在佟皇後喪期演出,遭到彈劾,被革除了監生資格。所作今存《長生殿》傳奇和《四嬋娟》雜劇。詩集有《稗畦集》等。
長生殿
第二十四出驚變
【導讀】
《長生殿》共五十出,分上下兩卷,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情節與《長恨歌》等大體相近。上卷寫李、楊二人奢靡的生活和愛情的發展,以及安史之亂中的生死之別;下卷寫他們刻骨銘心的相思,其精誠感動了天地鬼神,因此同登仙錄,永久團圓。
與以往同題材的作品相比,《長生殿》的故事情節和主題發生了重大變化。它重在言“情”,其“情”的內涵超越了個人之情,是一種“精誠不散”、具有普遍和抽象意義的“情”。上卷寫實,是現實中的愛情悲劇,下卷寫幻,寫李、楊二人的愛情經過出生入死,最終在虛空中實現。“情緣總歸虛幻”,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這實際上又是對“情”的解構,從中表達出一種悲觀主義情緒。這種情緒與清代初期彌漫整個社會的感傷情調是相通的。
此處所選的《驚變》一出寫唐玄宗和楊貴妃在禦花園中小宴,但和美歡樂、紙醉金迷的氛圍突然被安祿山叛亂的戰鼓所驚破,唐玄宗決定避難蜀地。隨著情節的變化,場麵氛圍由熱鬧、歡愉,變為緊張、悲涼,兩相對比,高度集中地反映了在不可逆轉的曆史背景下,唐玄宗和楊貴妃樂極生悲的巨大人生轉折。本出曲詞基本上是由白樸《梧桐雨》相關情節的曲文加工而成,但作者對之進行了巧妙的熔鑄,並較多地引用或化用了前人名句,如同自撰之新詞,具有典麗、流暢的特點。
(醜上)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月殿影開聞夜漏
[
1
]
,水晶簾卷近秋河[2]。咱家高力士[3],奉萬歲爺之命,著咱在禦花園中安排小宴,要與貴妃娘娘同來遊賞,隻得在此伺候。(生、旦乘輦[4],老旦、貼隨後,二內侍引,行上)
【北中呂粉蝶兒】天淡雲閑,列長空數行新雁。禦園中秋色斕斑,柳添黃,減綠,紅蓮脫瓣。一抹雕闌,噴清香桂花初綻。
(到介)(醜)請萬歲爺娘娘下輦。(生、旦下輦介)(醜同內侍暗下)(生)妃子,朕與你散步一回者。(旦)陛下請。(生攜旦手介)(旦)
【南泣顏回】攜手向花間,暫把幽懷同散。涼生亭下,風荷映水翩翻。愛桐陰靜悄,碧沉沉並繞回廊看。戀香巢秋燕依人,睡銀塘鴛鴦蘸眼[5]。
(生)高力士,將酒過來,朕與娘娘小飲數杯。(醜)宴已排在亭上,請萬歲爺娘娘上宴。(旦作把盞,生止住介)妃子,坐了。
【北石榴花】不勞你玉纖纖,高捧禮儀煩。子待借小飲對眉山[6]。俺與你淺斟低唱,互更番,三杯兩盞,遣興消閑。妃子,今日雖是小宴,倒也清雅。回避了禦廚中,回避了禦廚中,烹龍炰鳳堆盤案[7],咿咿啞啞,樂聲催趲[8]。隻幾味脆生生,隻幾味脆生生,蔬和果清肴饌,雅稱你仙肌玉骨美人餐
[
9]。
妃子,朕與你清遊小飲,那些梨園舊曲[10],都不耐煩聽他。記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賞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調》三章[11],令李龜年度成新譜[12],其詞甚佳,不知妃子還記得麼?(旦)妾還記得。(生)妃子可為朕歌之,朕當親倚玉笛以和。(旦)領旨。(老旦進玉笛,生吹介,旦按板介。)
【南泣顏回】花繁,豔想容顏,雲想衣裳光璨;新妝誰似,可憐飛燕嬌懶[13]。名花國色[14],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風解釋春愁,沉香亭同倚闌幹。
(生)妙哉!李白錦心,妃子繡口,真雙絕矣!宮娥,取巨觴來,朕與妃子對飲。(老旦、貼送酒介)(生)
【北鬥鵪鶉】暢好是喜孜孜駐拍停歌,喜孜孜駐拍停歌,笑吟吟傳杯送盞。妃子幹一杯。(作照幹介)不須他絮煩煩射覆藏鉤[15],鬧紛紛彈絲弄板。(又作照杯介)妃子再幹一杯。(旦)妾不能飲了。(生)宮娥每跪勸。(老旦、貼)領旨。(跪旦介)娘娘請上這一杯。(旦勉飲介)(老旦、貼作連勸介)(生)我這裏無語持觴仔細看,早子見花一朵上腮間。(旦作醉介)妾真醉矣!(生)一會價軟咍咍柳嚲花欹[16],軟咍咍柳嚲花欹,困騰騰鶯嬌燕懶。
妃子醉了。宮娥每,扶娘娘上輦進宮去者。(老旦、貼)領旨。(作扶旦起介)(旦作醉態呼介)萬歲。(老旦、貼扶旦行。旦作醉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