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裏就是黃金屋,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
吟詩航行的遊艇到達了南極海岸。
這裏的重力已經很小,海浪的運行很緩慢,像是一種描述夢幻的舞蹈。在低重力下,拍岸浪把水花送上十幾米高處,飛上半空的海水由於表麵張力而形成無數水球,大的像足球,小的如雨滴,這些水球在緩慢地下落,慢到可以用手在它們周圍畫圈,它們折射著小太陽的光芒,使上岸後的伊依、李白和大牙置身於一片晶瑩燦爛之中。低重力下的雪也很奇特,呈一種蓬鬆的泡沫狀,淺處齊腰深,深處能把大牙都淹沒,但在被淹沒後,他們竟能在雪沫中正常呼吸!整個南極大陸就覆蓋在這雪沫之下,起伏不平地一片雪白。
伊依一行乘一輛雪地車前往南極點,雪地車像是一艘掠過雪沫表麵的快艇,在兩側激起片片雪浪。
第二天他們到達了南極點,極點的標誌是一座高大的水晶金字塔,這是為紀念兩個世紀前的地球保衛戰而建立的紀念碑,上麵沒有任何文字和圖形,隻有晶瑩的碑體在地球頂端的雪沫之上默默地折射著陽光。
從這裏看去,整個地球世界盡收眼底,光芒四射的小太陽周圍,圍繞著大陸和海洋,使它看上去仿佛是從北冰洋中浮出來似的。
“這個小太陽真的能夠永遠亮這嗎?”伊依問李白。
“至少能亮到新的地球文明進化到具有製造新太陽的能力的時候,它是一個微型白洞。”
“白洞?是黑洞的反演嗎?”大牙問。
“是的,它通過空間蛀洞與二百萬光年外的一個黑洞相連,那個黑洞圍繞著一顆恒星運行,它吸入的恒星的光從這裏被釋放出來,可以把它看作一根超時空光纖的出口。”
紀念碑的塔尖是拉格朗日軸線的南起點,這是指連接空心地球南北兩極的軸線,因戰前地月之間的零重力拉格朗日點而得名,這是一條長一萬三千公裏的零重力軸線。以後,人類肯定要在拉格朗日軸線上發射各種衛星,比起戰前的地球來,這種發射易如反掌:隻需把衛星運到南極或北極點,願意的話用驢車運都行,然後用腳把它向空中踹出去就行了。
就在他們觀看紀念碑時,又有一輛較大的雪地車載來了一群年輕的旅行者,這些人下車後雙腿一彈,徑直躍向空中,沿拉格朗日軸線高高飛去,把自己變成了衛星。從這裏看去,有許多小黑點在空中標出了軸線的位置,那都是在零重力軸線上漂浮的遊客和各種車輛。本來,從這裏可以直接飛到北極,但小太陽位於拉格朗日軸線中部,最初有些沿軸線飛行的遊客因隨身攜帶的小型噴氣推進器壞了,無法減速而一直飛到太陽裏,其實在距小太陽很遠的距離上他們就被蒸發了。
在空心地球,進入太空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隻需要跳進赤道上的五口深井(也叫地門)中的一口,向下(上?)墮落一百公裏穿過地殼,就被空心地球自轉的離心力拋進太空了。
現在,伊依一行為了看詩雲也要穿過地殼,但他們走的是南極的地門,在這裏地球自轉的離心力為零,所以不會被拋入太空,隻能到達空心地球的外表麵。他們在南極地門控製站穿好輕便太空服後,就進入了那條長一百公裏的深井,由於沒有重力,叫它隧道更為恰當。在失重狀態下,他們借助於太空服上的噴氣推進器前進,這比在赤道的地門中墮落要慢得多,用了半個小時才來到外表麵。
空心地球外表麵十分荒涼,隻有縱橫的中子材料加固圈,這些加固圈把地球外表麵按經緯線劃分成了許多個方格,南極點正是所有經向加固圈的交點,當伊依一行走出地門後,看到自己身處一個麵積不大的高原上,地球加固圈像一道道漫長的山脈,以高原為中心放射狀地向各個方向延伸。
抬頭,他們看到了詩雲。
詩雲處於已消失的太陽係所在的位置,是一片直徑為一百個天文單位的旋渦狀星雲,形狀很像銀河係。空心地球處於詩雲邊緣,與原來太陽在銀河係中的位置也很相似,不同的是地球的軌道與詩雲不在同一平麵,這就使得從地球上可以看到詩雲的一麵,而不是像銀河係那樣隻能看到截麵。但地球離開詩雲平麵的距離還遠不足以使這裏的人們觀察到詩雲的完整形狀,事實上,南半球的整個天空都被詩雲所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