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掛窗簾的日子12(1 / 2)

弟弟一病姑媽就跑來了,她把臉伏在枕頭邊上輕聲地問他想吃什麼,隻要我弟弟說得出,她一定辦得到。姑媽是一個苗條漂亮的女人,長得很像二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她也有一點明星的派頭和脾氣,擅交際,花錢不在乎,什麼東西都舍得隨手送人,有時候也頗任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她的事情都是自己做主。她早早地參加了工作,早早地出嫁了。她嫁的是自己的大表哥,婆婆是她嫡親的姑媽,是所謂的“親上加親”。

從前這種“親上加親”的婚姻很多,在當地和我們家族裏都有著悠久的傳統。《紅樓夢》裏賈寶玉和薛寶釵也是“親上加親”,如果賈寶玉娶的是林黛玉,我姑父與姑媽之間的血緣關係與他們就完全一樣。那時候姑父(他也是我的表大伯)是縣裏的一位幹部,官當得好像還不小,姑媽家的物質生活條件遠比我們家要好。平常隻要有了一點時新的和好吃的東西,姑媽就會拿過來,讓我們一同分享。

姑媽對孩子很寵愛也很放任,她喜歡我們,我們在她家裏可以隨便玩,隨便說話,不受拘束,還可以見什麼吃什麼,想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她都不說我們。姑父是個好脾氣的人,他本來就是我們的親戚,又很看姑媽的麵子,也是從來不說我們。我們有任何心願——花錢的和不花錢的,姑媽都會想方設法盡量滿足。所以我們北京和南京的表哥表姐寒暑假都喜歡到他們的大媽家裏,過一段自由快樂的時光。即使在政治氣氛比較緊張的時候,姑媽也保持了生活情趣。

她喜歡拍照,家裏有許多她姿態各異的美人照;她也喜歡把我、弟弟和她自己的女兒打扮起來帶到照相館去拍帶背景的照片,我們足不出戶,照片洗出來身後就有南京長江大橋和美麗的椰子樹;她用煉乳和蔗糖自製飲料,灌在大號的鹽水瓶裏送到冰庫裏去冰(那時候電冰箱還遠遠沒有進入家庭),很像現在的冰霜和奶昔;她帶我們去店裏吃東西,還給我們買一些奢侈的小玩意兒。有一次弟弟委屈地說他還一次沒有去過龍岡呢,姑媽說這個容易,第二天就買了車票專程帶他去了一趟。龍岡是鹽城西邊的一個小鎮,距鹽城市區不到十公裏。那時候的龍岡基本上就是農村,我記得隻有一個簡陋的車站,一兩家搭著涼棚的吃食店,還有早飯前就散攤的菜市,此外就是成片的農田了,連一條像樣的街道都沒有。這樣的地方會有什麼玩頭?反正我父母一聽就搖頭,但我姑媽一大清早就興衝衝地領著弟弟去滿足心願了。回來的時候兩個人都是樂嗬嗬的,滿臉遠遊歸來的喜悅。誰也不清楚他們到底在龍岡度過了怎樣的一天。

姑媽坐在床邊望著弟弟,啟發他想一些好吃的東西。我們這些孩子隻有在生病的時候才能獲得對食物向往的特權,如果平常嘴饞是要遭罵的,會被看作沒有規矩。可惜的是人到了生病的時候往往胃口不佳,因此也缺乏對食物的想像力。身體健康的時候有那麼多想吃的東西,病了卻一樣也不覺得好吃。姑媽把她能想到的小孩喜歡吃的東西一樣樣地說出來:蘋果、梨子、蛋糕、水果糖、棗泥餅、雲片糕、米飯餅、金剛其、荷包蛋,可是弟弟全都搖頭。他想得起來的隻有一樣,就是“橘子罐頭”,而且回回都是這樣。姑媽說好,轉眼一個貼著彩色標簽紙、裏麵裝著黃澄澄的剝了皮的橘瓣的玻璃瓶罐頭和小勺子就遞到了弟弟的手裏。這是一個甜蜜的時刻,因為橘子罐頭裏的每一片橘子都是甜蜜的,親情還有特權也是甜蜜的。弟弟美美地吃著,病即刻就好了一半。有時大人們會叫他也給我嚐嚐,弟弟似乎早有此意,馬上把罐頭遞了過來。因此我也記住了橘子罐頭的滋味:酸酸的、甜甜的、涼涼的,汁液飽滿的橘瓣細細地接觸到舌尖的小味蕾,心裏充滿了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幸福感。那一刻真是美好極了!我甚至想過等我有了錢,我會買好多好多的橘子罐頭吃,每天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