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跋讓信仰和思想照亮我們的征程(1 / 1)

跋讓信仰和思想照亮我們的征程

在《世界開始轉向》即將出版之際,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對國家發展及企業管理等方麵的觀察和研究,多少有一些感想。

最大的收獲是完成了兩本重要的書稿——《創建幸福企業》與《世界開始轉向》。在這兩本書中,分別在企業管理哲學領域及國家發展戰略領域革新了國際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創造顧客說”、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提出了新的企業哲學觀——“幸福企業理論”和新的國家競爭理論——“自然係統優勢論”。另外,2009年以來所提出的“全球發展的十大預言”、“中國發展的十大戰略轉型”等重要概念或觀點也正逐漸得到應驗及社會接受。

雖然,在我所提出的理論觀點中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完善之處,但能夠不拘於西方大師的見解,提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主張並在一定程度上被許多企業家及專家學者接受,我還是感覺到一絲的自豪。不隻是為我自己感到自豪,而是為我們這個民族,還有少數人不那麼迷戀和迷信西方,有著愛國主義的理想和情懷而自豪。

我深知,秉承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強勢西方世界不會這麼友好地主動帶動中國發展。中國人需要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思想,以及自主的政策和自我的道路。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文明的泱泱大國,有著豐厚的思想和燦爛的文化。然而,近現代以來,除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數十年中我們享有較為充分的獨立自主和真正的主權完整外,我們的多數時間都處於被欺壓、被奴役、被掠奪的境地。

近些年來,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的思想侵略、文化侵略、資本侵略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我們的資源被消耗,我們的環境被汙染,我們的大地被破壞,我們的財富被掠奪,我們的政策被利用。而我們的許多經濟學人、金融學人卻甘當西方的門徒,他們不僅盲從於西方,而且以師從西方為榮,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充當了西方的吹鼓手甚至操刀人。他們所影響的政策符合西方的利益,卻背離了中國自身的利益。

中國需要什麼?中國需要重建崇高信仰,這種信仰就是以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偉大複興為曆史使命,以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為旗幟,為國為民而不是為一己之私利而奮鬥;中國需要宏大戰略思想,這種思想是能夠站在世界的和曆史的大背景下,以哲學的睿智和政治的敏銳,洞悉世界大勢,決策中國的大戰略、大策略、大政策。

我們已經透支了資源、透支了環境,壓縮了我們的戰略生存和發展空間。我們用水泥鋼鐵鑄就了一個龐大但脆弱的身軀,與之相伴的還有一顆軟弱的心。為了不讓“黔之驢”的悲劇在當代重演,在動蕩複雜的世界中尋找中華民族的戰略生存與發展空間,讓我們重建崇高信仰和宏大戰略思想!

行動起來吧,一切炎黃子孫,一切熱愛中華民族的人!

寫於《世界開始轉向》即將出版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