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多年以後,願你我都能過得更像自己(1 / 1)

這本書裏有許多故事,是我的,是我朋友的,也是你的。我相信即便我們的生活都千差萬別,也還是會因為同樣的事物而感動。那麼我們也一定會在某個下午,在不同的地方看著同樣的書。對一個作者來說,這是一件無比喜悅的事。

我的生活裏,有很多“再也沒見過”。

高中時喜歡上一個姑娘,喜歡到連大學誌願都要跟她填成一樣的程度(當然最後沒能如願),喜歡到隻要是她喜歡的歌我都會去學的程度。我們曾約好一起去看演唱會,卻最終與她失去聯係。2010年年底,我才一個人去看了那場想看的演唱會。那天南京下大雨,全場人都在陪台上的五個人淋雨。我心想,不知道她有沒有來看演唱會,不知道她有沒有帶傘。

我不知道,我沒法知道。

大學時我常熬夜,幾乎熬到第二天的天亮。這時候室友一定會來敲我的門,一臉憔悴地拉我去吃早飯,盡管他自己的事總是忙不完。我就這麼打著哈欠被他拉出門,吃上一頓算不上好吃的早飯,再回到房間睡覺。那時雖然難熬,但身邊有人跟我一起醒著,總覺得是種安慰。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讀者不多,身邊的朋友幾乎不看。李婧卻不是其中之一,我寫的每篇文字她都會看,並給我很多意見和反饋,簡直比我自己還認真。有一天我們聊天,我問她的夢想是什麼。她回答說就想開個小店,輕輕鬆鬆過活,絕對不要像我,每天活得這麼累。

然後她特別誠懇地說:“堅持下去吧,不管別人怎麼說,堅持下去。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你一定可以的,老娘相信自己的眼光。”

我堅持了五年,後來新書要麵世,我卻找不到她了。

我回頭看時,隻有她給我的留言還在:

往後的日子或許好或許苦,誰都不知道,但大概會比學生時代苦些。我們都有好運氣,但我們都沒有那麼好的運氣。我們都會在自己選的路上一路掙紮一路前行,那麼隻願這條路上有人陪你。

我知道有人陪伴是多麼幸福的事,所以我一直在這裏,絮絮叨叨地說著那些我覺得重要的故事。希望你在難過的時候,在覺得自己不堪一擊的時候,也有人能陪你。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成長,盡管有些成長你根本不想經曆,有些代價你根本不想承受。於是我們隻能一點點抽離以前的自己,酒後痛哭的自己,在操場看日落的自己,笨拙的自己,迷路的自己。但你要保留住一些東西,讓你得以還是你自己,而不是麵目全非的陌生人。

我想,這些陪伴過我的人,都讓我得以保留住了這樣的東西。

我們都有自己的夢想,然後踏上了自己選的路。

我們都不是被上天挑中的那類人,也不能保證自己天賦異稟,偏偏又貪心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於是我們都在糾結彷徨中咬著牙向前走。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先把身邊的事做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裏,就先走好現在的路;不知道自己會遇到誰,就先學會善待身邊的人;不知道現在做的有沒有意義,至少先確定自己不是什麼都沒做。迷霧裏你或許隻能看見眼前的五米,但這五米一步一步走下來,總能走到迷霧散去的地方。等待和拖延隻會奪走你的動力。

總有段時間你的心情會特別差,發現自己走在彎路上,遭遇背叛又無處可說,未來依然遙遙無期。好在這些時刻我都能想到故事裏的那些人,還有在相同處境中奮鬥的你。正是因為你們,讓我沒有緣由地相信,未來一定會變好,讓我覺得眼前的世界還沒有那麼糟。

希望這本書可以陪你一段路。

之後不再需要這本書了,我也覺得開心。

就這麼努力下去吧。

多年以後,願你我都能過得更像自己。

我們山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