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真聖公府清暉院正房,王夫人皺眉將手中的信放下。
信來自金陵皇商薛家,薛家的當家太太薛王氏是王夫人一母同胞的胞妹。當初王家就她們兩個嫡女,一個嫁給榮國公的嫡次子,一個嫁給開國時太/祖親封的紫薇舍人的嫡曾長孫,薛訊。
若非薛王氏議親的時候這位紫薇舍人還活著,她最後也不會嫁到薛家。當然,薛家那大筆的聘禮,也讓王家沒法拒絕。
薛王氏說曾經以為,皇商畢竟有個“皇”字,和那些一般商戶應該是有所不同的。等她嫁過去後,這薛家確實不同其他商戶。作為當家夫人的她,綾羅綢緞都能上身不說,那些有品級的誥命才能戴的鳳釵她也能用。
隻是,這一切都隻能在薛家。
隻要出了薛家的大門,她就必須恪守各種規章製度。
比起當初做統治縣伯府的嫡次女,這皇商薛家的當家夫人,實在是沒滋沒味了點。因為說白了,她嫁的人是白身,她也不過是普通的婦人。即使金陵的交際往來中有他們薛家一份,但終究,那些眼底的鄙夷還是讓薛王氏如墜冰窟。
幸好,薛王氏嫁的夫君是個好的。雖說身上並未有絲毫功名,但在做生意方麵卻是好手,給家裏賺取了大筆銀子,讓她吃穿不愁。銀子寬裕不說,薛王氏夫君後院裏也隻有她一人,別說姨娘侍妾了,連個通房都沒有。
薛王氏不是不羨慕王夫人,嫡親的姊妹,一個嫁入公侯之家,一個卻是嫁做商人婦。這其中的差別,足以用雲泥之別來形容。不過在多年無所出之後,這薛訊後院仍然隻得她一人,倒讓薛王氏安了心。
比起姐姐嫁到榮國府,卻也是在大嫂過世之後才做了當家夫人,更是做新媳婦的時候,就將賈政身邊的一個通房丫頭提為了姨娘。她這個薛家當之無愧的當家夫人,可謂過得相當愜意。
將有些不太和諧的音符隔離在外之後,薛王氏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有了一個兒子後,她更是徹底融入了薛家。不過最近薛家卻有些不太好,雖說並非是她那一向頑劣的長子薛蟠,卻也跟他有些關係。
薛訊的身體不大好,因為薛蟠再次氣走了前來教導他的夫子。
雖說娘家得力,但對薛王氏來說,她現在要靠得還是薛訊。所以在將江南有名的太夫都請來卻隻得到了搖頭後,薛王氏沒有其他辦法,隻能寫信往京城找王夫人求助了。
說來,薛王氏之前還為自家後院簡單而覺得比王夫人幸福,但一切卻都在賈珠杏榜高中之後改變了。
硬要說皇商比一般商戶好在哪一點,那就是皇商有參加科舉的資格,而普通商戶,卻得三代不再從商後才有資格。所以說,薛家是有這個資格的。之前薛訊是薛家的繼承人,所以他未曾參加科舉,而他的嫡親弟弟薛諶走的就是科舉路子。
隻可惜,薛諶在讀書方麵的資質有限,最後止步於秀才,走上了行商的路子。
弟弟不行,薛訊對於自己的兒子卻是寄予厚望。再加上這個兒子有個出息的舅舅,又有個榮國府二老爺做姨父,隻要他能考中,前程絕對可期!而薛訊對薛蟠的希望有多大,希望就有多深。
薛蟠出生後,沒了香火方麵的壓力,薛訊就不再隻鎮守金陵,而是時常外出。沒了嚴父在身旁,薛蟠就在薛王氏這個慈母的教養下成長。薛王氏本就性格慈善,薛蟠又是她盼了多年才得來的兒子,難免就多寵溺了一些。
到了啟蒙的年齡,因為薛蟠不喜多哭訴了幾次,薛王氏也就放任了。待到他再長一歲,薛王氏準備要嚴格點的時候,又查出了身孕。隨著小女兒的降生,因為小女兒薛寶釵有胎裏帶來的熱度,薛王氏更沒精力放在薛蟠身上,讓他被身邊的小廝帶得愈加頑劣。
等薛訊身體不濟回家調養,不再外出,才發現他的長子薛蟠已經成了鬥雞走馬,在整個金陵城都赫赫有名的紈絝子弟。薛訊撐著不適的身體請來夫子,要對薛蟠嚴加管教。結果這薛蟠倒是有點本事,前後生生氣走了五個夫子。
這第五個夫子被氣走後,薛訊也被他氣得病情加重,如今一直躺在床上起不來。
薛訊一倒下,年前得到的費了大力氣,前後收集材料都用了兩年才製出來,能夠壓製小女兒薛寶釵胎裏熱度的冷香丸,也讓薛王氏高興不起來。
自家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好姐姐家卻是步步高升。
當年那賈珠秋闈後就重病在床,薛王氏也是派人送了藥材去。那時候她還為她的姐姐暗自歎息,出息的長子要是就這麼去了,即使還有個銜玉而生的幼子,要等他長成,那等的時間也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