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忠傑這下心情才由衷地好了起來,看來於江波對梁豔芳還是有感情的,否則,他不會等到半年後再讓我做媒。劉曉妍這個人他也是了解的,尤其是北京之行,她為於江波和自己的事應該說是幫了大忙的。再說了,劉曉妍的人品也是無可挑剔的。反之,她一個漂亮的單身女人,不知身後會跟多少男人呢。
晴空萬裏,春意融融。
在新州市新川峽水庫的人口處,臨時搭起了一座彩門,上書“新州市‘引黃入新’工程通水大典”13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兩邊的對聯對仗工整、頗具氣勢:
千秋期盼今春到黃河之水天上來萬年大業與日新八方財運似水長舞龍隊、秧歌隊、軍號鼓樂隊……舞的舞,扭的扭,鼓聲震天,鑼聲悅耳。
水庫的四周擺滿了各種小汽車、大汽車,主席台下、水庫進水口旁,站滿了麵露喜色的幹部、興高釆烈的農民……
紅底白宇、白底紅宇的條幅隨著彩色的氣球升向了天空,上麵寫的是:
感謝省上中央領導對我市引水工程的支持!感謝鐵軍為我市引水工程付出的艱辛勞動!引水工程,萬年大業!引水工程是造福我市千秋萬代的大喜事!熱烈祝賀“引黃入新”工程今日通水……
通水大典由新州市委書記汪強主持,國家水利部領導、鐵軍首長、青江省省長和省委書記、隴原省水利廳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上台宣讀了賀詞,原新州市市長程忠傑、新州市長王瓊在會上讀了答謝詞……
新州市水利局局長劉一好急急忙忙走過來,在汪強耳邊說:“汪書記,水位到指定位置了,可以開閘放水了。”汪強站了起來,他衝省委書記於江波點了點頭,莊嚴說道:“下麵請中共隴原省省委書記於江波同誌開閘放水!”於江波走過來摁下了開閘的紅色電鈕,黑色的閘板徐徐升起,混濁的閘門奔湧而下,很快,閘門升到了空中,閘口的大水像千軍萬馬,廝著、吼叫著衝到了幹枯的新川峽水庫裏。
掌聲、炮聲、鞭炮聲、鑼鼓聲響了起來……
搖頭擺尾的“環球龍”推過來了,向人們、向河水、向大地灑下了環球”牌豐收酒;秧歌隊扭過來了,這些老太太紅衣紅褲、綠衣綠褲打扮,扭出了喜氣洋洋、扭出了人們的開懷大笑;鑼鼓隊也過來了,花枝招展的鑼鑼“小姐”敲鑼走在一邊,翻鼓子的“鼓子匠”們上下騰挪、左跳右突翻起了鼓子,敲出了莊稼人的希望,翻出了農民的心聲……
各路記者的采訪也開始了。攝像機、照相機的鏡頭,錄音機、采訪機的話筒全伸向了有關領導、有關人員的嘴邊……
農民們的表現更是與眾不同,他們讓水庫裏的水頭追著,往前跑一陣轉身在幹涸的水庫底上跪下,等待大水的到來。幹涸的河底由於長期無水,十花九裂,開著一道一道橫七豎八的口子,水到處噝噝吹叫著,痛快地吐著白白的煙霧。有幾個農村小夥子摔倒了,水咆哮著淹沒了他們,他們歡笑著又從水裏鑽了出來。緊接著,大家在水裏扭成一團,打鬧著、嬉笑著。
在岸上觀水的領導們給這些農村小夥子們鼓著掌,他們嬉鬧得更加肆無忌憚了。
於江波問一邊的程忠傑:“程市長,陳朽記啥時候到?”陳書記就是前省委書記陳小剛。陳小剛現在在國家紀委任副書記,聽說新州市的“引黃入新”工程要通水,他欣然接受了隴原省委書記於江波的邀請。他說,別給我安排講話、發言什麼的。我呢,一定來,來看一看你們,看一看新州市的鄉親們。所以,原定讓陳小剛開閘放水的計劃就取消了。
“好!”程忠傑習慣的摟住了於江波的肩說:“沒問題,我等一個月後再執行這個艱巨的任務。”省、市企業共同慶祝引水工程暨慶“九一”文藝演出正式開始。第一個節目是新州市湯縣農民社火隊的《高唱於書記》。節目報過後,於江波對汪強說:“汪書記,這不妥吧。”汪強衝於書記:“於書記,這是湯縣老百姓自發編排的節目,別說跟我沒關係,連湯縣的書記縣長都不知道節目的內容。再說,這也是老百姓的心裏話,我們聽聽也好。”兩名沙公子帶著兩隊鑼鑼隊、鼓子隊繞場轉了一圈,花枝招展的謬謬姐在外圈,戴長氈帽的鼓子匠在黽圈,兩位沙公子手拿扇子、身穿紅綠色的長袍在中央踩著十字步扭。一鼓子匠走進場中間倒退了幾步,一個跳、鼓槌高舉,打了一個停樂令。頃刻間,隨著鼓點,鑼鼓聲停了下一唱(嘛)於書記,人民的好書記……
與此同時,於江波卻跟他們說了這樣一件事。他三月初在北京參加: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會議間隙西北某省的一位代表說,有一次他到一家國營企業的單身樓裏視察,發現所謂的宇身樓實際上就是八名職工在一間房裏的高低床上合住。地方本來就小,還要在屋子裏做飯吃。更讓人震驚的是一個小夥子剛結婚沒地方住,夫妻倆就在高低床的低床上掛個簾子住。夏天的天氣本來就熱得受不了,為了阻隔同室男友的視線掛個簾子,像在蒸籠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