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迅雷、盛大文學上市遇冷的直接原因是融資趨緊,另外,過去一段時間裏,大手大腳燒錢的方式並未換來真正盈利,很可能讓資本市場失去信心,團購網站麵臨斷糧的危機,行業洗牌在即。這樣的假設已逐漸成為業內的共識,團集網創始人兼CEO汪曉東表示,經過長達一年的瘋狂燒錢,團購網可利用資金已經捉襟見肘,成本壓力到了崩潰的邊緣,如果再不有效控製成本,手上資金一用完,最後就隻能出局。
“行業肯定要麵對整合。”滿座網CEO馮曉海表示,“雖然團購的市場很大,但我也不認為能有5000多家網站存活下來,缺乏控製力隻是趕著浪潮而生的網站最終會被淘汰,誰能夠率先在明年底之前實現盈利非常重要,不能全指望融資活著,成本控製和盈利能力才是生存基礎。”
不過,很多隻有幾個人的小網站,隻服務很小的地域範圍,懂得自己能做什麼行業的交易、能做多大的規模,成本控製得很好,已經開始盈利。
張力曾經創辦了一家小型的團購網站,因為資金周轉困難已於今年初停止營運,他告訴記者,低成本、高資金周轉速度和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催生團購網站大量崛起的主要原因。“購買域名空間和網站源代碼的成本都隻不過幾百元,加上硬件設備和人力資源成本,想要搭建一個團購平台,5~6個人,上萬元啟動資金足矣。目前在團購類型網站中,和商家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活動返利,二是廣告推廣服務,三是會員卡銷售,三種模式都比較清晰,運行至今也被證實相對成熟。”
在此背景下,團購網站在一年內如野草般瘋長。團購網最新數據顯示,截止至2011年7月31日,全國團購網數量達到曆史高點5472家,平均每日新增團購網站7.13家,預計在8月的第一周團購網站數量將會突破5500大關。雖說魚龍混雜,但團購行業梯隊已基本形成,最具有實力的10家網站運營穩定占據了將近9成市場份額,而其餘5000餘家,則是沉默的大多數,他們如何生存?
業內不少人認為,5000家的團購網站最後會有超過95%的比例倒下,這或許也並不是危言聳聽。一個殘酷的事實是,許多網站早已在2010年就提前出局。去年秋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國內1215家團購網站已經有265家網站倒閉,比例高達21.8%。據悉,導致這些團購網站倒閉的原因中,資金鏈斷裂尤為突出,甚至出現部分網站老板卷款潛逃。
還有不少網站已經處於半關閉狀態,數月內不生成交易,行內稱為“僵屍網”,這些網站的創辦者,有的已經開始醞釀轉型,隻是偶爾掛上一單,還有的已成為純粹的詐騙網站,前台數據均為造假,隻為“釣魚”,這裏的“魚”可能是消費者,也可能是伺機尋找收購機會的同行。
縱觀如今中國整個團購網市場的局麵,人們或許並不覺得陌生,因為它很像之前門戶網站、遊戲網站、視頻網站等等的翻版,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中國互聯網行業不變的心態:形勢好的時候,一窩蜂地紮堆,人人都想進來分一塊蛋糕,然而市場就這麼大,最終的結果注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得不退出。但這種一窩蜂來,一窩蜂退的做法,對於行業的發展其實是不利的。
說到頭,人們還是應該對市場有更清醒理性的認識。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是每一個打算進入互聯網行業的人都應該事先好好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