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最應明白一個基本道理:完成任務不等於提供結果。要知道,企業是靠結果生存,沒有結果,企業就不能生存,這是硬道理。那麼什麼是結果呢?結果就是行動的落實,目標的實現,任務的完成!比如:發送傳真是任務,收到清晰完整的傳真是結果;拜訪客戶是任務,拿到回款或者新訂單是結果;生產產品是任務,提供保質保量的產品是結果;要買土豆是任務,買回最好的土豆是結果……把說的變成做的,把做的變成結果,把結果變成利潤。
在工作中,老板關心的事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應當怎樣去解決。他們關注的隻是問題有沒有解決,有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在這裏,很多人有一個思想上的誤區,認為自己隻要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務,就是創造了業績。得到了結果,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任務隻是結果的一個外在形式。它不僅不能代表結果,有時還會成為我們工作中的托詞和障礙。
一天,老板讓小王去買書,小王先到了第一家書店,書店老板說:“剛賣完。”之後他又去了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隔幾天才有;小王又去了第三家書店,這家書店根本沒有。
快到中午了,小王隻好回公司,見到老板後,小王說:“我跑了三家書店,快累死了,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老板看著滿頭大汗的小王,欲言又止……
老板為什麼對小王不滿意呢?因為小王雖然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他最終沒有為公司提供結果。要知道公司是靠結果生存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滿足於苦勞,滿足於“我盡力了,結果做不到我也沒辦法”,那麼公司靠什麼生存?客戶會因為公司員工很辛苦但沒有提供優質產品就付錢給你嗎?
那麼在本例中什麼是任務?什麼是結果?小王買書,去買是任務,買到書是結果。小王的確跑了三家書店都沒有書,這就意味著小王已經付出了勞動,卻沒有結果。因為小王在這裏就是在做任務——買書,他以為這就是老板想要的結果。但老板真正想要的結果是“買到書”!在這裏,小王的工作是“買書”,但其工作的核心價值是“買到書”,而不是一趟趟白跑。這為我們的工作帶來這樣的啟示:要取得讓老板滿意的結果。我們就應當關注自己工作的核心價值,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任務是否完成上。
在職場中,我們必須要明白一個基本的不等式:完成任務≠結果。對結果負責,是對我們工作的價值負責,而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的程序負責!要做結果,不要做任務。老板不相信,不要對他說,而要做給他看,因為他隻相信結果。
楊浦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曾經苦笑著說,他的公司裏新來了個會計,做報表的態度很認真,報表的格式也做得漂漂亮亮。可惜的是,報表上的數據與實際發生額總是相差甚遠,不僅老板看了一頭霧水,而且連她自己對報表上的原始數據的來源也都說不清楚。於是,這張報表也就成了實際上的廢紙,在公司管理層作決策時一點參考作用都沒有。
這位會計雖然表麵上完成了任務,卻仍然是把問題帶到了老板那裏,這是因為她沒有發現工作中的核心價值。一位會計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那就是數據的真實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財務的基礎數據都出了問題,那麼任何精確的核算都會失去應有的價值。
發現工作的核心價值對於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至關重要,但是,它必須被正確定義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我們工作的核心價值就是工作要被完成,並且創造出有利於我們生活的東西。過分地關注一些非核心價值的東西,無疑會分散我們寶貴的精力。
舉個工作中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當你需要確保按照客戶要求的時間交貨時,如果把“趕上交貨的時間”定義為這項工作的核心價值,你就有可能被這個“期限”壓得焦頭爛額。你必須明白,服務於客戶才是這件事真正的核心價值。而隻有明確了這一點,你才能自發地產生責任感,會付出不計一切代價的努力。擁有熱情和應變能力,隨時隨地地捍衛這一價值所在。所以,真正在我們的工作中起到導向作用的,就是發現工作的核心價值。
老板一般隻看結果,不關注過程。如果目標沒有達到,所有的過程和客觀原因都不能成其為原因。作為一名員工,我們強調的不應該是過程,而應該是結果,“土豆”沒有買成,就不要為自己找任何理由。因為,結果重於一切!
對於工作的“勝任”建立在主動的基礎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老板所渴求的人才不隻是一個具有專業知識的、埋頭苦幹的人,而更需要的是積極主動、充滿熱情的人。“買土豆的故事”中優秀的員工阿諾德一次性完成好工作,並積極、主動地了解相關信息,開創性的帶回樣品,為預見性的購買土豆做好準備,充分地反映出他積極主動、靈活自信的優秀品質。一個員工不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工作準則。
微軟全球高級副總裁李開複曾經說過:“一個好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主動是為了給自己增加機會,增加鍛煉自己的機會,增加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所謂的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成規”的智慧和判斷力。簡單概括成一句話,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