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是想要買土豆,而是一定要買最好的土豆(3)(1 / 2)

有記者訪問他:“你可以透露一下成功的秘訣嗎?”蓋爾克說:“秘訣談不上,我從1983年開始在西門子工作,用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已經有19年工齡。我始終有一個座右銘:工作要專心致誌,要在從事的工作中尋找到樂趣,要有改變現狀的決心,要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有實際的行動。近20年來我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在西門子的市場部、產品部、產品銷售部都工作過,如果說我取得了一點成績,這就是其中的原因。”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不切實際的考慮。做好手邊的事情,就能有所收益和突破人生困境。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至於因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想成大事者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上,隻能關注其中之一。一次隻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希望它成功,不要讓你的思維轉到別的事情、別的需要或別的想法上去。為了你已經決定去做的那件事,放棄其他所有的事。

職場中成千上萬的失敗者,他們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才幹,應該歸咎於他們不肯集中精力專注地去做最應該做的工作。隻有專注,才能全力以赴,才能接近成功的目標。在工作中擁有專注的心態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

王科是廣東一家電器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一個年僅30歲的億萬富翁。翻開他的簡曆,人們不難發現,目前中國許多成功企業家所擁有的經曆,在他身上都能找到類似經曆:白手起家,從打工仔到跑營銷再到自己做老板、辦企業。

他初到廣東打工時,就懂得踏踏實實做事的重要性。在工廠裏,他心無旁鶩,隻知道低頭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次,工廠的老板來巡視,王科沒有像其他工人那樣抬頭觀看,而是一心一意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正是他的這種埋頭苦幹、專注的態度為他贏得了機遇。不久,他就得到了賞識,獲得了提升的機會。也就從那時起,他開始與外麵有了溝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從場務助理做到業務主管,他的知識和經驗越來越豐富,此後逐步走向成功。

做事專注是一個員工縱橫職場必須具備的良好品格。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那麼他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在當今時代,沒有哪家企業、哪個老板喜歡做事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員工。從這種意義上說,工作專心致誌的人,就是能把握成功機遇的人,隻有一心一意做事的人,才能受到老板的器重,並得到提拔。

若不傾情投入,就不會有恒久的成功。加拿大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曾經說過:“不管是不是從事競賽的人,大多數都是不願意付出太多的吝嗇鬼。他們經常都會有所保留,因為他們不願將自己百分之百地投入比賽之中,所以也不能將自己的潛力完全地發揮出來。”成功者都相信專注的力量,如果要挑出一個與成功密不可分的信念,那就是完全的投入。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不一定都是最優秀、最聰明、最敏捷、最健壯的,但絕對都是最投入的。專注於心,保證你所在的組織始終高效前進,你和你的企業也會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無論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要企求太多。隻要我們付出100%的精力,以一往無前、專心致誌的精神,去努力追求真正的價值,我們就會有所收獲。

不在抱怨中失去,而在改造中獲得

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敗等不如意的事情時,許多人習慣於抱怨社會不公和命運不佳,或者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對於習慣抱怨的人來說,一不如意,出現在潛意識裏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抱怨。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抱怨是很好的發泄工具,然而往往忽略了這種情緒對自己的嚴重影響。抱怨是成功的天然克星,是最容易養成的壞習慣。如果你一直抱怨下去,你會把自己的問題隱瞞起來,結果你成為問題重重的員工……這之後,你的抱怨更加嚴重,你的心境變得更加糟糕。

在生活中,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曆各種各樣不如意的事情。真正想成功的人,不會老是怨天尤人,埋怨運氣不佳,他會檢討自己,並再接再厲。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成為你抱怨的對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會讓你抱怨。一味地抱怨不但於事無補,有時還會使事情變得更遭。所以,不管現實怎樣,你都不應該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並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