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也就是在家搜尋外星智慧(地外文明)項目,是大約二十年前,由m國某大學發起的一個可以讓互聯網用戶主動參與的誌願者項目。

它將阿雷西射電望遠鏡采集到的無線電信號數據,分成小的數據包,再發送給所有安裝項目客戶端的用戶。客戶端接收後,可以利用他們個人電腦的空閑時間,分析這些無線電信號。

而分析信號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在信號中找到地外文明的痕跡。

這在當時看來是一個十分聰明的辦法。

因為二十年前,計算機硬件設備和運算能力不比今天。而射電望遠鏡采集到的數據數量太過巨大。

要想以一己之力分析數據中的內容,需要花費巨資,購置大量的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甚至有可能購買了大型服務器,仍不能滿足需求——因為數據量相對於當時的計算機來講,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這個大學項目組的成員,想到了利用互聯網上鏈接的,數量龐大的個人計算機。

要知道很多人使用個人計算機,就是上上網,看看文章,打打字。對於一台計算機來講,這樣的使用並沒有完全發揮出它的計算能力。

所以,如果能將數據分散發給這些中央處理器,也就是cpu處於半閑置狀態的計算機,不但能節約資金,還能有效利用計算資源。

更有一點,那就是能讓參與其中的個人有一種親身參與尋找外星人的體驗感。對於許多天文和科幻愛好者來講,簡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所以在當時,這項活動引起了不少天文愛好者和互聯網網民的興趣。大家紛紛下載客戶端進行分析。期盼能在自己的電腦上,分析出與外星智慧生命相關的內容。

喬悅也是其中的一員。

當然,她年紀比較小,真正加入這個活動隻是在七年前。

然而不出預料,數據分析了多少年,外星生命仍然沒有找到。

漸漸地,人們的興趣轉移了,項目資金也用完了。而且,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和處理器的運行速度越來越快,價格越來越低。即便要處理數據,也可以自己建立數據中心進行。

e成為明日黃花,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終於,在大約三年前,se正式停止了。

但是,對於喬悅來講,項目的停止卻是她不可思議的故事的。

她在刪除客戶端之前,無意打開一次,竟然發現她的seti客戶端仍然能繼續接收到數據!

可是明明項目小組已經停止了這項服務啊?

從那之後,三年的時間過去,喬悅無論換哪個電腦,都堅持將seti客戶端打開。說她執拗也罷,念舊也罷,不死心也罷。

總之,盡管外星文明的研究分析在很多人看來隻是個笑話,可喬悅仍堅持認為,自己仍然能接收到的seti數據內有蹊蹺。

終於,在三年後的今天,喬悅看到了她一直隱隱期盼,卻又不敢多做幻想的東西——她完整接收到了不屬於地球的信號。而其中隱藏著大量的數據和秘密,等待她去發掘。

---

“恩?沒人?”第一個來到辦公室的王斌推了推門,發現沒推開,“奇怪,喬悅居然不在。”

以往他們小組最早到辦公室的人就是喬悅,最晚離開的也是她。

王斌隻好拿鑰匙自己開門,結果一掏兜發現鑰匙竟然沒帶——他每天來的時候喬悅都已經在了,哪裏想到今天會沒人?

王斌頓時就有些不高興。他打電話給喬悅,對方卻沒接。“搞什麼!”

好在過了不到五分鍾,邱媛到了。

“咦?王斌你怎麼在這?”

“辦公室沒人,我沒帶鑰匙!”王斌進了屋,把書往桌子上一扔,“喬悅去哪了?怎麼還沒到?”

邱媛看了王斌一眼。這人比她大一屆,今年研二。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一篇第一作者的論文,沒有任何產出。所有的論文、實驗都是別人帶著做。

最讓人不喜的,是他白天在辦公室不認真工作。一有機會,就刷網頁看視頻聊天。還影響別人呢。

好在他們研究生還有課程,他在辦公室的時間不長。

邱媛道:“現在才七點半,還沒到上班時間呢。你今天怎麼這麼早?”

“約了人打球,來拿東西。行了不說了,我走了!”王斌找到自己放在辦公室的球鞋換上,然後大喇喇地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