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元雜劇6(1 / 3)

【迎仙客】香噴噴味正甘,嬌滴滴色初綻;隻疑是九重天謫來人世間。取時難,得後慳;可惜不近長安,因此上教驛使把紅塵踐。

(旦雲)這荔枝顏色嬌嫩,端的可愛也。(正末唱)

【紅繡鞋】不則向金盤中好看,便宜將玉手擎餐;端的個絳紗籠罩水晶寒。為甚教寡人醒醉眼,妃子暈嬌顏,物稀也人見罕。

(高力士雲)陛下,酒進三爵,請娘娘登盤演一回霓裳之舞。(正末雲)依卿奏者。(正旦做舞)(眾樂攛掇科)(正末唱)

【快活三】囑付你仙音院莫怠慢,道與你教坊司要迭辦,把個太真妃扶在翠盤間,快結束,宜妝扮。

【鮑老兒】雙撮得泥金衫袖挽,把月殿裏霓裳按。鄭觀音琵琶準備彈,早搭上鮫綃襻;賢王玉笛,花奴羯鼓,韻美聲繁;寧王錦瑟,梅妃玉簫,嘹亮循環。

【古鮑老】屹剌刺撒開紫檀,黃幡綽向前手拈板。低低的叫聲玉環,太真妃笑時花近眼。紅牙箸趁五音擊著梧桐案,嫩枝柯猶未幹,更帶著瑤琴音泛。卿嗬,你則索出幾點瓊珠汗。(旦舞科)(正末唱)

【紅芍藥】羯鼓聲繁,羅襪弓彎;玉佩丁東響珊珊,即漸裏舞嚲雲鬟。施呈你蜂腰細,燕體翻,作兩袖香風拂散。(帶雲)卿倦也,飲一杯酒者。(唱)寡人親捧杯玉露甘寒,你可也莫得留殘,拚著個醉醺醺直吃到夜靜更闌。

(旦飲酒科)(淨扮李林甫上,雲)小官李林甫是也,見為左丞相之職。今早飛報將來,說安祿山反叛,軍馬浩大,不敢抵敵,隻得見駕。(做見駕科)(正末雲)丞相有何事這等慌促?(李林甫雲)邊關飛報,安祿山造反,大勢軍馬殺將來了。 陛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怎生是好?(正末雲)你慌做甚麼?(唱)

【剔銀燈】止不過奏說邊庭上造反,也合看空便,覷遲疾緊慢;等不的俺筵上笙歌散,可不氣丕丕冒突天顏?那些個齊管仲鄭子產,敢待做假忠孝龍逢比幹?

(李林甫雲)陛下,如今賊兵已破潼關,哥舒翰失守逃回,目下就到長安了。京城空虛,決不能守,怎生是好?(正末唱)

【蔓菁菜】險些兒慌殺你個周公旦。(李林甫雲)陛下,隻因女寵盛,讒夫昌,惹起這刀兵來了。(正末唱)你道我因歌舞壞江山,你常好是占奸,早難道羽扇綸巾笑談間,破強虜三十萬。

(雲)既賊兵壓境,你眾官計議,選將統兵,出征便了。(李林甫雲)如今京營兵不滿萬,將官衰老,如哥舒翰名將尚且支持不住,那一個是去得的?(正末唱)

【滿庭芳】你文武兩班,空列些烏靴象簡,金紫羅襴。內中沒個英雄漢,掃蕩塵寰。慣縱的個無徒祿山,沒揣的撞過潼關,先敗了哥舒翰。疑怪昨宵向晚,不見烽火報平安。

(雲)卿等有何計策,可退賊兵?(李林甫雲)安祿山部下蕃漢兵馬四十餘萬,皆是以一當百,怎與他拒敵?莫若陛下幸蜀,以避其鋒,待天下兵至,再作計較。(正末雲)依卿所奏。 便傳旨,收拾六宮嬪禦,諸王百官,明日早起,幸蜀去來。(旦作悲科,雲)妾身怎生是好也!(正末唱)

【普天樂】恨無窮,愁無限,爭奈倉卒之際,避不得驀嶺登山。鑾駕遷,成都盼,更那堪,瀘水西飛雁,一聲聲送上雕鞍。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

(旦雲)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正末雲)寡人也沒奈何哩!(唱)

【啄木兒尾】端詳了你上馬嬌,怎支吾蜀道難!替你愁那嵯峨峻嶺連雲棧;自來驅馳可慣,幾程兒捱得過劍門關?(同下)

【賞析】

本折以優美的文詞先寫金秋降臨大地:“天淡雲閑,列長空數行征雁。”而禦園中的景色更為清幽動人:本來碧綠的楊柳剛染上嫩黃;青翠的荷葉,剛失去一些顏色;盛開的豔紅荷花,剛脫下一兩個花瓣。這一切都呈現出溽暑已過,正是金風送爽的一年最美好的時光。此刻,坐近幽闌,隻見玉簪花的蓓蕾剛剛裂開,一陣清香撲鼻。〔中呂粉蝶兒〕一曲描景夏景初殘”的清幽景色,但這是為了襯托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歌舞宴樂的:

“共妃子喜開顏,等閑等閑,禦園中列肴饌:酒注嫩鵝黃,茶點鷓鴣斑。”張謂《湖上對酒行》:“眼前一尊又長滿,心中萬事如等閑。”這裏“等閑”二字複用,更表示出“喜開顏”的心情。盤中是珍饈美饌,酒色如鵝雛的羽毛般的淡黃色。鷓鴣斑,指沏茶後碗麵呈現之斑點。秦觀《滿庭芳》“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這時碗中衝滿香茶。接下來的“酒光泛紫金鍾,茶香浮碧玉盞”。再渲染酒美茶香。沉香亭上晚風涼。“粉黛濃妝”,“綺羅相間”,豔麗的妃嬪宮娥,各選好了自己應坐應站的位子(一搭兒,一塊兒,指方位)。管弦樂器也擺列齊去了。〔叫聲〕、〔醉春風〕兩支曲子,表現出“雖是小宴,倒也整齊”,筆墨清淡,卻描出一種皇家特有的氣派。

正當李隆基楊玉環飲美酒聽豔曲時,“遵奉詔旨”遠從四川進貢鮮荔枝的使臣到了。這引起李、楊的極大興趣。說荔枝味甜用一“正”字,是既不甜得膩口,也不是隻有淺淺甜味,而是“恰到好處”,未食卻又先聞到它“香噴噴”!荔枝之色如花蕾初開,剛剛露出一點嫩紅,顯得嬌滴滴的。“隻疑是九重天謫來人世間”,所以“取得難,得後慳”(吝嗇)。再以“不近長安”驛使奔波來加重“取得難”,因此也就更“得後慳”。它不隻放在盤子中好看,擎在手裏宜餐;這紅如絳紗,亮如水晶的鮮荔枝,而且使得李隆基“醒醉眼”,楊玉環“暈嬌顏”,因為它“物稀也人見罕”。〔迎仙客〕、〔紅繡鞋〕兩支曲子,把荔枝的香、味、色和它的珍貴難得,描摹盡致,細膩貼切;筆墨濃鬱,無一虛字;寫出了統治者奢侈無度和他們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

〔快活三〕以下四支曲子寫楊貴妃作霓裳羽衣舞和諸般樂器合奏的歡樂情景。“仙音院”、“教訪司”均是音樂機關。前者設立於元代中統元年,後改稱玉宸院;後者則唐代已有了。在風流天子唐玄宗一片“莫怠慢”、“要迭辦”(辦理、準備)呼叫聲中,太真妃“整頓衣裳重結束(重新穿戴起來),一身飛上翠盤中”了。這時但隻見伴奏者挽起泥金雙袖,奏起了霓裳羽衣曲。稱“月殿裏”,喻音樂動人,有“此曲隻應天上有”意。相傳唐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獻《婆羅門曲》,後經唐玄宗潤色並製成歌詞,定名“霓裳羽衣曲”。以善彈琵琶著稱的鄭觀音也作好了準備,早搭上了絲質的衣帶。綃,生絲;鮫綃,傳說中鮫人織的絲。襻,衣帶。善吹玉笛的賢王(即寧王),善擊花鼓的花奴(汝陽王的樂工),“韻美聲繁”;而壽王彈的錦瑟,梅妃的玉笛,也“嘹亮循環”。一支〔鮑老兒〕著重寫出樂聲的繁音急節,“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優美動人。

接著〔古鮑老〕寫紫檀板屹刺刺碰擊的聲音,紅牙箸趁著五音擊著琴弦。妙在這檀板琴聲中,唐玄宗“低低的叫聲玉環,太真妃笑時花近眼”,“卿嗬,你則索出幾點瓊珠汗”。一個被歌舞歡樂醇酒美色弄得神魂顛倒,昏聵荒唐的大唐天子形象,傳神地出現在眼前了。

〔紅芍藥〕一曲集中寫楊妃的舞姿百態。在高亢急促的羯鼓樂中,她“羅襪弓彎”,“玉佩丁東響珊珊”。一句寫舞起後的動作,一句寫腰間玉佩丁東作響。舞姿翩躚,盤旋跌宕。因此,“即漸裏”(逐漸慢慢地)去鬟斜垂,越現出她那“蜂腰細,燕體翻”的婀娜窈窕的豐姿。兩袖輕飄,香風四溢。最後,唐玄宗親捧玉露,又現出一番殷勤。“拚著個醉醺醺直吃到夜靜更闌。”這種無日無夜的花天酒地的生活,一如《長恨歌》中所寫的:“緩歌漫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以上四支曲子寫盡歌舞歡樂。《霓裳羽衣曲》其舞樂和服飾,都用以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形象。但這裏更突出了眾樂繁聲,楊妃舞態,玄宗沉迷聲色,寫來都曲盡其妙。後來洪升《長生殿》在此基礎上敷衍成《舞盤》一出,寫得更形象生動,淋漓盡致。

下麵,風雲突變,丞相李林甫慌急跑來,飛報“安祿山造反,大勢軍馬殺將來了!”可是這位沉湎聲色的皇帝爺,卻心不在焉:“你慌做甚麼?”怪他來的不是時候,“等不的俺筵上笙歌散,可不氣丕丕冒突天顏?”待李林甫報“賊兵已破潼關”,“京城空虛,決不能守”時,他還以周朝的宰輔周武公弟弟姬旦來嘲弄這位當朝丞相;而聽到李林甫急不擇言地說出“隻因女寵盛,讒夫昌,惹起這刀兵來了”時,這個昏庸的皇帝還在夢中,一麵罵人真個(“常好”)是奸佞,一麵又侈談什麼像諸葛亮在亦壁鏖戰中那樣,可以從容不迫地克敵製勝!

〔滿庭芳〕這支曲子是在李林甫說“如今京營兵不滿萬,將官衰老,如哥舒翰名將尚且支持不住,那一個是去得的”後唱出的。“馬靴象簡”,稱在朝為官者。象簡,象笏。從作者的政治思想身世經曆看,不排除這是借古喻今。白樸的父親白華,仕金為樞密院判官,他幼年隨父在金朝都城南京(今河南開封市)任職。金亡,雖被右丞相史天澤推薦為官,堅辭不就。明·孫大雅《天籟集序》中說:“先生少有誌天下,已而事乃大謬。顧其先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遠引以抗其節,又不欲使爵祿以汙其身。於是屈己降世,玩世滑稽。”此曲反映出他的故國之思,與他在《石州慢》詞中的“少陵野老,杖藜潛江頭,幾回飲恨吞聲哭,歲暮意何如”的故宮離黍之悲是一致的。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唐玄宗隻好“收拾六宮嬪禦,諸王百官”,連同他的貴妃,“千乘萬騎西南行”逃往四川了。

“恨無窮,愁無限”,充分表現出這個在位四十餘年,初時雖尚有些作為,後來沉溺聲色昏憒無能皇帝的此刻心情。可惜他的恨和愁毫無自侮之意,隻是擔心“避不得驀嶺登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越嶺登山事兒,是再也“避不得”的。“鑾駕遷,成都盼”,寫為了保住性命,他所乘的車子(“鑾駕”)剛一離開“九重城闕煙塵生”的長安,便切盼早點趕到成都。〔普天樂〕這支曲子抒情氣氛很濃,它借源出陝西藍田,流經長安縣境的滬水,和雁陣驚寒,聲聲長鳴,以及西風蕭瑟,渭水微波,落日餘暉依舊照在長安城頭等種種景色,渲染出玄宗的“傷心故園”。這感情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