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部分學生作業(3 / 3)

然而眾所周知,韋小寶的某些行為實在和善扯不上邊。金庸先生為什麼會給他按上這種惡而不是那種惡?金庸先生為什麼會把他作為他筆下最後一位也是最另類的“俠”呢?金庸先生的評判標準到底是什麼呢?以下,我羅列了部分韋小寶所做的善或惡。

首先是善的部分。

1.為大清皇室出力的一係列事件。

理由:擒鼇拜、破吳三桂、簽《尼布楚條約》還有多次保護皇帝。雖然諸如此類的事件從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隻不過是忠於中央政府,更何況韋小寶心中大概根本就沒有“忠誠”這個概念,完成這些事隻不過是誤打誤撞。但是,雖然一再強調過程很重要,可結果在很多時候還是唯一的依據。再加上小玄子和小桂子間的真誠的感情,我還是認為金庸先生在寫這些事的時候並非把它們作為韋小寶為人所不齒的一麵來表現的。

2.為天地會出力的一係列事件。

理由:救出天地會群雄、保護九難師徒等等事件看似與第一條相矛盾,但是,這隻不過是天地會與清政府的矛盾,而不是韋小寶本身的矛盾。相反,這正是他講義氣的再次體現。平時可以貪財、可以騙人,但是關鍵時刻卻像陳近南所說的“居然能以義氣為重,不貪圖富貴、出賣朋友”。

接著是惡的部分。

1.滿口汙言穢語。

理由:“七不”規範裏有一條“不說粗話髒話”。

2.不學無術。

理由:很多讀聖賢書的人找不到“顏如玉”,一個小混混卻左擁右抱獨占7個美女。

3.營私舞弊。

理由:涉及的金額夠他被判幾次死刑?1次恐怕不止吧。完全無視人民群眾的疾苦。

4.……

理由:好吃懶做、嗜好賭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等等,都不是值得好孩子效仿的事。

由上列出的一眾事件與理由稍微歸納一下可以看出,韋小寶身上的惡是地痞流氓式的惡,換句話說就是大家口中的小惡。而善,雖然看上去都是民族大義式的大義大善,但其實韋小寶所擁有的不過是與皇帝的義氣、與天地會群雄的義氣,換句話說就是朋友之間的小義小善,事情做大隻不過是機緣巧合。

僅靠這些金庸先生就會給韋小寶如此優厚的待遇嗎?恐怕並不是這樣。

在我看來,韋小寶身上有更加重要的一種善,即他始終擁有一顆“善”的種子。即使生活在妓院,這顆種子也沒有破裂。所以,韋小寶會在遇到陳近南的時候覺得說謊不舒服,會在做不成英雄的時候也不願做個“大白臉”。也許他自己也沒有發現,但正是他所擁有的這顆“善”的種子,杜絕了他走上歧途的可能,也給了他天大的好運。

而這樣的一顆“善”的種子,也許就是金庸先生想要通過藝術化的小說傳遞給我們的一種理念。

我看段氏“五朵金花”

090807張熙芃

“雲中鶴洋洋得意:‘段正淳有五個女兒,你和甘寶寶各出一個,蘇州曼陀山莊王夫人一個,阮星竹則是兩個,可笑的是,段正淳那廝並不知道他有這麼多女兒,你說好笑不好笑?’”

顯然,這話是對秦紅棉說的,處處留情的段正淳與四個情人生下了五個女兒,這五朵金花可謂各有千秋。

阿朱——為愛情、親情付出生命

阿朱曾對喬峰說:“喬大哥,讓我們在關外一起打獵、放羊。”是啊,每個女人都希望和自己相愛的人到一個沒有世俗幹擾的地方,看日出日落。可是喬峰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英雄注定是孤獨的,這似乎是一種夙命,阿朱縱然不舍,但仍然隻能在青石橋與喬峰永別。看到這裏,眼淚就開始止不住了。

一邊是自己深愛的男人,一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愛情和親情都難以割舍的時候,阿朱選擇獻出自己的生命。不可否認,阿朱善良、溫柔、賢惠、孝順,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兒、好妻子(盡管她還不是喬峰的妻子),但是,從現代的眼光看,阿朱太為別人著想,以至於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說實話,阿朱跟喬峰一起生活也不一定會幸福,畢竟,喬峰這樣的男人更適合敬仰,而不是愛,但至少,阿朱可以陪喬峰走得更遠些,讓他不至於那麼孤獨。

阿紫——潑辣狠毒卻為愛癡狂

阿紫和阿朱雖是同胞姐妹,但是性格卻完全相反。“姐夫”叫得再親切,喬峰始終不喜歡阿紫,也許英雄必須一輩子專情一人,也許阿紫對待感情的方法注定了她的錯誤,也許英雄身邊的女人必須溫柔,懂得用柔情感化鋼骨。在阿朱的淚水下,喬峰願意為她出生入死;而阿紫,則隻能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愛一個不愛她的人。

或許男人可以追求,女人則隻能等待吧。遇到一個不愛你的人,除了等待和默默地關懷以外,過激的行為,隻能讓那個人離你越來越遠。

但是等待的結果是什麼呢?是一種欲哭無淚的疼痛。阿紫不顧遊坦之的追求,一心隻愛喬峰,最後,她把眼睛還給了遊坦之,抱著死去的喬峰跳下了懸崖。

我個人不太喜歡阿紫偏激的性格,但對於她和喬峰,沒什麼比死更好的結局了。

木婉清——天真質樸的蒙麵女俠

木婉清自幼習武,行走江湖,母親秦紅棉一直以師傅自稱,不願告訴女兒曾經的故事。同樣是被段正淳玩弄感情的女人,秦紅棉不像甘寶寶那樣知書達理,她交給女兒的隻有“男人無用論”。

和阿紫一樣,木婉清不是在正常的家庭中成長的,但與阿紫相比,我覺得木婉清更有一種自然天成的感覺,這通過她們拜見兩位異族帝王時的表現可以看出。阿紫在遼帝麵前曲意逢迎,玲瓏乖巧,引得遼帝龍顏大悅,進而冊封她為郡主;木婉清見到保定段正明,天真質樸,直抒胸臆,皇帝反而喜歡她的清新自然,不加修飾。

我個人非常喜歡木婉清,她不像王語嫣那麼柔弱,不像阿紫那麼偏激,也不像阿朱完全不懂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她天真可愛又有著剛強的一麵,對師傅(母親)的敬,對段譽的愛又能看出她的有情有義,真是個性十足,又不脫離現實。

王語嫣——聰明文靜而又懦弱的公主

在段正淳的五個女兒中,王語嫣是最漂亮,最博學,出生最好的。可惜母親王夫人是個蠻不講理的女人,有這樣的母親,父親又早早去世,王語嫣變得內向、懦弱、壓抑。

美麗而又博學的王語嫣一直在兩個男人之間徘徊,真可謂“愛我的人對我癡心不悔,我卻為我愛的人流淚狂亂心碎”。段譽和慕容複都是理想的愛人,一個出身貴族,卻平易近人,溫柔多情;一個文武雙全,風度翩翩,這是魚與熊掌的抉擇。但說實話,王語嫣也真是有點傻,智商那麼高的人卻看不出慕容複偽君子的本質,等到慕容複徹底讓她心灰意冷了才跟了段譽。

無論是“表哥”還是“段公子”,語嫣總是要依靠著一個男人,在我看來,太柔弱了。不過,美若天仙,熟讀天下武功,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確實難得。

鍾靈——活潑可愛的小獸

鍾靈和王語嫣一樣,從小跟母親和繼父一起生活,不同的是,甘寶寶比起王夫人要溫順得多,鍾萬仇對妻子也很有感情,對女兒更是倍加疼愛,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鍾靈性格發育較為健康,符合她年齡的特征,活潑俏皮。

每次讀到跟鍾靈有關的片段,心情都不錯。想象著她純真的表情,想象著她自由自在地與閃電貂玩耍,感覺跟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點相似。

在書中,作者曾對女主角們做過這樣一個比較:

“見了他(指段譽)如此情急模樣,不用他再說什麼話,鍾靈自也知道在他心目之中,那個王姑娘比自己不知要緊多少倍。她性子爽朗,先前心中一陣難過,到這時已淡了許多。倘若王語嫣和她易地而處,得知自己意中人移情別戀,自是淒然欲絕;木婉清多半是立即一箭向段譽射去;阿紫則是設法去將王語嫣害死。鍾靈卻道:‘別起身,小心傷口破裂,又會流血。’”

我想,造成女主角不同性格的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還有年齡因素吧。五姐妹中最小的鍾靈涉世不深,因此從小在山林裏長大的她,既開朗又善良。

以上就是我對段氏“五朵金花”的個人看法。

參考:

陳墨《金庸小說賞析》

孔慶東《孔慶東解讀金庸:笑書神俠》、《醉眼看金庸》

《倪匡談金庸》

金庸客棧

情殤

——有感於金庸

090402王晟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