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何二寶就當上了生產隊長,再後來又當上了團支部書記,再後來又當上了大隊黨支部書記。二十剛出頭的何二寶就受到如此重視,他似乎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像何二寶這樣的典型青年,在當年要是參軍或者被推薦當一名工農兵學員上大學,一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何二寶就是何二寶,他把這些機會都讓給了別人,他要紮根鄉村誌不移。何二寶有何二寶的想法,他現在已經是大隊黨支部書記了,手下領導著近千人,如果照此下去,他還會當上公社書記,乃至到縣裏工作,這不是沒有可能的。當兵也好,上大學也好,出去轉一圈,回過頭來,不還是得從頭幹起,何二寶舍不下自己有的這麼良好的開頭。
在何二寶當上了大隊書記那年冬天,他開始頻繁地出入知青點。剛開始,他是到知青點禮節性地看望的,背著手,學著老支書的樣子,問一問知識青年們有沒有什麼困難,對大隊、生產隊還有什麼良好的建議。他的表情在當時是不怎麼痛癢的,這個知青點已經成立好幾年了,他骨子裏對這些知青有一種排斥,他們名義上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來了,其實,他們一天也沒安分過,從來那天開始,他們便想著回城。原來有些老知青,還和本地的女青年談過戀愛,有的女青年還為此做過人流,鬧得風言風語的,可那幾個老知青回城的時候,頭都沒回一下,拍拍屁股走人了。本地女青年被拋棄了,因此就哭哭啼啼,尋死覓活的。要知道,這些本地女青年可都是本地最漂亮的姑娘,再看那幾個男知青,不是長得歪瓜裂棗,就是遊手好閑。
因此,從小到大何二寶對城裏來的知識青年沒有什麼好印象,心底裏還有些許的妒意。他回鄉之後,本能地拒絕和這些城裏人來往。甚至連正眼看他們一眼都懶得看。
但是現在不同了,他是大隊黨支部書記了,教育好知識青年也是他的分內工作。在那個冬天,他來到知青點時,他就看上了李紅梅。當時知青點裏有十幾個女生,還就數李紅梅長得漂亮,皮膚又白又嫩,眼睛又黑又亮。李紅梅還係了一條紅毛線編織的圍巾,在北方單調的冬天裏李紅梅成了何二寶眼中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同是二十多歲的何二寶,情竇初開,他的目光和李紅梅又黑又亮的目光對視在一起,後果可想而知。
從那以後,何二寶一反常態,他成了知青點的常客,他和男女青年圍坐在北方的火炕上,目光卻越過眾人的肩頭,和李紅梅的目光黏黏糊糊地交織在一起。他們的初戀,在不易察覺間,改變了兩個人各自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