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美國的這種對簽名的癡迷,或者說對簽名的崇拜,對那些有簽名癖的名人或者百萬富翁來說,顯然是種享受。老實講,就是我這樣的小人物,最初在各種文件上或者電腦終端上龍飛鳳舞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時也常常有種揮斥方遒的感覺。更為新奇和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那已經完全被遺忘的小小的“自我”似乎隨著我的簽名忽然從筆端湧現了出來,它清晰,明確,不可忽視並且始終存在。而且,它寫之即來,就好像是個應召女郎,在時刻準備著我的召喚一樣。這讓我對自己的簽名所具有的效力驚歎不已,是的,它不僅讓我發現了多年來從未消失的那個“自我”,還讓我擁有了某種權力或者法力。以至於,有段時間我覺得這個簽名才是我本人,才是我真正的“自我”,而我隻不過是為它即為這個簽名活著的一具無足輕重的肉體而已。

這其實是種幻覺。沒過多久,我就對到處都需要簽名這件事感到厭煩。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停地在各種東西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並不總是那麼讓人愉快,因為幾乎每一次簽名,都伴隨著你不得不承擔的義務和責任。買東西時你得乖乖地把你的錢交出來,看病時如果突然吃錯藥完蛋了你得自認倒黴,小孩參加體育比賽或者出去野營骨折了或者被狼吃了你也隻能到家裏去哭泣,諸如此類,一句話,隻要你簽了字,無論出什麼麻煩你都得自己解決。而正是利用這一次次簽名,這一次次不愉快,美國才把一個人的主體呼喚並建構了出來。但這是一個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的主體,你不得不時時刻刻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即為自己的那個早已異化為社會身份的符號的無數個簽名負責。事實上,如我的感受的那樣,你的這個簽名最終必將成為比本人的肉身存在更加本質的存在。而在各種文件上輕鬆地簽下你的名字的同時卻意味著各種付出,就意味著對這個社會加注諸於你身上的各種傷害負責,總之,你得獨力承擔自己所做的一切。

而這種強迫性的簽名雖然使主體得以建立和加強,但也可使主體總是處於精神焦慮的狀態之中。或許是為了緩和這種緊張,使主體不至於突然之間崩潰,另一個東西出現了,那就是“免費”一詞。從超市的貨架上的醒目的“買一送一”(Buy One Get One FREE),到出門即上的免費的高速公路(Freeway),“免費”這個詞在美國可以說是無處不見。但對於主體來說,它在人的心中所喚起的情緒與意識是和在各種文件上簽名時不同的。“免費”的字樣是每個人內心渴望見到的,也是自己願意主動接受的,而不像簽名,與之相反,總是被動的,不得不完成的“規定動作”。而我認為,正是通過這個無所不在的“免費”,那些在不停的簽字的過程中處於焦慮狀態的主體才得到了嗬護,從而緩釋了那種被資本主義社會培養出來的特有的緊張情緒,使那個在完成各種簽名之後不堪重負的主體得以放鬆,調適,不至於因此而精神分裂,從而得以保持自己的理性,並更加好的適應和完成那個特有的簽字的動作,以為自己的各種消費和言行負責。

美國的這種對簽名的癡迷,或者說對簽名的崇拜,對那些有簽名癖的名人或者百萬富翁來說,顯然是種享受。老實講,就是我這樣的小人物,最初在各種文件上或者電腦終端上龍飛鳳舞地簽下自己的名字時也常常有種揮斥方遒的感覺。更為新奇和重要的是,我覺得自己那已經完全被遺忘的小小的“自我”似乎隨著我的簽名忽然從筆端湧現了出來,它清晰,明確,不可忽視並且始終存在。而且,它寫之即來,就好像是個應召女郎,在時刻準備著我的召喚一樣。這讓我對自己的簽名所具有的效力驚歎不已,是的,它不僅讓我發現了多年來從未消失的那個“自我”,還讓我擁有了某種權力或者法力。以至於,有段時間我覺得這個簽名才是我本人,才是我真正的“自我”,而我隻不過是為它即為這個簽名活著的一具無足輕重的肉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