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覺得,不是這些偶像讓紐約成為世界偶像之都,而是紐約讓這些起眼或者不起眼的東西都變成了偶像。這也是紐約的魅力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不是紐約有百老彙,而是紐約就是百老彙,同樣,不是洛杉磯有好萊塢,而是洛杉磯就是好萊塢。因此,正如整個洛杉磯都變成了好萊塢電影鏡頭中的場景,整個紐約也成了一個黑暗中被聚光燈照亮的百老彙劇院的舞台,隻要能在這個舞台上出沒,就有可能成為偶像。而每個生活在紐約的人都是演員,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也就是圍觀他們的觀眾。當然,在他人眼中,這些觀眾也是紐約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戲劇的演員。隻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今年6月的一個夜晚,我剛從時代廣場旁的一家商店走出來,就忽然聽見街頭一陣吵鬧聲,人行道上有很多人都轉頭向廣場的一端望過去,我也停下了腳步。原來是一輛消防車開了過來,在車頂的藍色的警燈的閃爍的光線中,很快從車上跳下了一群穿著有桔黃色條紋的深色製服戴著頭盔的消防員。我還以為哪裏著火了,不禁有點緊張,也忍不住東張西望了一下,但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時代廣場上依然人流如潮,燈火通明。果然,那些消防員下車後也一點也不緊張,他們伸了個懶腰,就在長長的消防車邊或站或坐呆了下來。有幾個消防員大聲地向那些盯著他們看的人打著招呼,給人的感覺他們就像是來這裏度假似的。我這才明白過來,他們很有可能是為了預防出現火情在這裏常規執勤的。
而令人驚訝的一幕也隨即出現了,那些從他們身邊經過的人忽然開始舉起相機和手機對著他們哢嚓哢嚓地拍起照來,閃光燈的閃光就像夜晚炸開的一串串鞭炮一樣耀眼。更有不少遊客撲到他們身邊,請求和他們一起合影。而他們也習以為常,幾乎是有求必應,同時還熱情地配合遊客做著手勢或者摟著遊客的肩膀露出一種標準化的笑容,星味十足。顯然,他們對扮演“紐約消防員”這樣的角色樂此不疲。因為他們早就知道,自己是這些人的偶像。和那些在街頭遊蕩形同無家可歸的乞丐一樣的紐約警察相比,紐約的消防員當然更有資格成為偶像。尤其是在發生了911事件之後。眾所周知,在這場災難中,他們中有不少人為了拯救遇難者殉職,並因此贏得了人們的持久的尊敬。我想,搶著和他們合影的那些遊客中,或許有不少人是衝著這一點跑上前去的。
不過,這並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我想說的是使紐約消防員成為光芒四射的偶像的911事件中世貿大廈的崩潰。這座建成於1973年4月的雙子塔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它替代了曾經是最高的帝國大廈而成為紐約的標誌。事實上,它也是美國的象征,它的難以企及的高度和閃閃發光的由鋁合金與玻璃構成的表麵,猶如來自外星人的製作,顯現了美國的煊赫與強大。並且,它是如此深入人心,直到現在,盡管它已經倒塌多年,可在紐約街頭那些街頭藝人用噴槍繪製的紐約風景畫中,它卻依然頑強地而且總是聳立在畫麵中央。這恰恰說明它已經成為真正的偶像,因為偶像從來都是要犧牲自己後才能真正的成為偶像的。這與在紐約遇刺的約翰.列儂之後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歌星是一個道理。而世貿大廈的自我模仿,早就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雖然它沒有生命,可這座雙子塔似乎能夠自我複製,它們如此相似,就像是其中的一棟大樓繁殖了另一座大樓,所以,在一些人看來,它的崩潰仿佛在劫難逃。當然,策劃911的本.拉登不可能作出這樣形而上的或神學上的思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希望摧毀這座美國的影響最大的偶像式建築並借以打擊美國這個由偶像構成的帝國卻是真實的。
但是,我覺得,不是這些偶像讓紐約成為世界偶像之都,而是紐約讓這些起眼或者不起眼的東西都變成了偶像。這也是紐約的魅力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不是紐約有百老彙,而是紐約就是百老彙,同樣,不是洛杉磯有好萊塢,而是洛杉磯就是好萊塢。因此,正如整個洛杉磯都變成了好萊塢電影鏡頭中的場景,整個紐約也成了一個黑暗中被聚光燈照亮的百老彙劇院的舞台,隻要能在這個舞台上出沒,就有可能成為偶像。而每個生活在紐約的人都是演員,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也就是圍觀他們的觀眾。當然,在他人眼中,這些觀眾也是紐約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戲劇的演員。隻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今年6月的一個夜晚,我剛從時代廣場旁的一家商店走出來,就忽然聽見街頭一陣吵鬧聲,人行道上有很多人都轉頭向廣場的一端望過去,我也停下了腳步。原來是一輛消防車開了過來,在車頂的藍色的警燈的閃爍的光線中,很快從車上跳下了一群穿著有桔黃色條紋的深色製服戴著頭盔的消防員。我還以為哪裏著火了,不禁有點緊張,也忍不住東張西望了一下,但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時代廣場上依然人流如潮,燈火通明。果然,那些消防員下車後也一點也不緊張,他們伸了個懶腰,就在長長的消防車邊或站或坐呆了下來。有幾個消防員大聲地向那些盯著他們看的人打著招呼,給人的感覺他們就像是來這裏度假似的。我這才明白過來,他們很有可能是為了預防出現火情在這裏常規執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