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已經幫你請好了假,你跟我回去就可以了,至於什麼事情,我路上再跟你細說。”
“什麼?給我請好了假?我是要直接和你回道觀,還是等我先回家收拾下東西?”
聽丁穀這麼一說?我覺得大概是道觀裏出了什麼事情,而且還是真的緊急,也就沒有再堅持說要上課,反正他都請好假,隻不過我是不是應該回去給我爸媽說一聲?
“不用,你爸媽那邊晚些我也會給你說明,現在你就把東西收拾好,跟我一起回道觀。”
沒想到丁穀這麼回答,我有些蒙,但是很快反應過來,不用回去也好,反正,我這一時半會兒的也找不著什麼好的理由了,既然他答應幫我給我爸媽說清楚,那我就跟著走唄,反正,他在,我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好,你等我,馬上回來。”
我轉身回到教室裏把東西收拾了一下,背著我的背包,跟著丁古一起,走出了學校。
路上丁穀慢慢的給我說明了一些事情,包括了這次來找我的目的。
原來,前不久道觀裏麵,來了幾個警察,很著急的說要找觀主說事情,當下,張師伯已經閉關,所以是丁師兄接待了他們。
名義上,觀主是我,所以按道理來說,警察來找的是我,原本丁師兄以為我既然還在省城上學,能不麻煩我就盡量不要麻煩我。
他話是這麼說的,其實我聽著倒覺得,這可能還有些其他原因在裏麵,說實話我現在很難想象,丁師兄說出一些關心我的話是真心實意的,前不久他才那麼冷淡的對我,而且還沒有說明理由。
暫且不管這個,說回到那幾個警察的事情。之後丁師兄,和那幾個警察談話,了解了這幾個警察前來的情況,覺得這一次還真的是非得我出馬不可。
原來就在我處理明珠一事的這段日子裏,道觀那邊發生了不少事情。
我前麵說了無根村多雨水,一年四季,尤其是春夏交接的時候,雨水最多。
前不久,下了一場大雨,龍虎山那邊便出了些事情。
這裏我還得說一說,關於“龍虎山懸棺”的事情。
想必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這也算是龍虎山的一大著名旅遊景點了。
按地質說,龍虎山是丹霞地貌,多溶洞。
在半山腰那個位置,有一個很大的溶洞地基平台,早在千年前,這個地方就出現了不少墓葬。
類似於,西藏地區藏族的“天.葬”,龍虎山懸棺,也被看作是,過去人對於死亡的一種尊敬。
因為在那個洞裏麵,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被埋葬擱置在哪兒的,過去中國封建階級意識強烈,活著的人尚且階級分明,死者,也一定是劃分等級的。
在龍虎山懸棺群裏,埋葬擱置的一般都是,當地豪紳地主,達官顯貴,地位階級較高的人群。
自從“龍虎山懸棺”被相關專家學者發現以來,做了詳細的考察,記錄相關數據以及進行相關研究,並且將這一部分的懸棺群保存起來,早些年,那些懸棺墓葬群是不對外開放的。
等到後來,這個地方開始對外開放,作為當地的一項著名旅遊景點被專人看護,每天供一些來自五湖四海,慕名前來的遊客觀賞。
其實那是千年前的老棺,說白了,就是一堆爛木頭,還有那些個尚未腐爛完全,因為地貌氣候原因保存下來的屍骨,這些並沒有什麼好看的。
之後,當地旅遊局開發了一個新的旅遊項目,就是“懸棺表演”。
說起來這還得感謝那些專家學者的研究,一直以來,“龍虎山懸棺”都被當作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大家都很好奇,以前的人在物質生產力較低下,缺乏相關工具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做到將棺木放置在半山腰的洞穴裏麵的,這就好比我們一直在尋找“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謎”一般。
因為這個被開發的懸棺表演,當地不少年輕力壯的男人有了一份穩定工作,就是每一天固定時間合作進行懸棺表演。
至於懸棺原理,我在這裏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相關信息或者百度答案,說白了,就是繩索上下的運動,和物理力學脫不開關係。
話說回來,前不久下了一場大雨,竟然把洞穴裏麵的一具棺材給衝了下來,不僅如此,還當場死了當地一個村民。
丁穀告訴我,這些警察之所以找上我們,是希望我們出力幫忙,因為這個村民死狀蹊蹺,而且那具墜落下來的懸棺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