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頁)
10
經常以禮待人。假如希望別人對自己有禮貌,自己首先要以禮待人。在日常生活中,禮貌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而禮貌待人常會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頁)
11
當你發怒時,請對著鏡子看看。當你激怒時你的麵孔肯定是最難看的。發怒最傷害別人的感情,要盡量克製。但是一個人要能夠控製自己的脾氣,確實不大容易,即使他也知道發脾氣的害處。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正當要發脾氣時,就去對著鏡子照一照,當你見到你的“尊容”的醜相時,就會冷靜下來,甚至發笑起來。這樣你就會恢複理智。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251頁)
12
當你對待別人要注意公正不偏,像天平秤一樣。為了保持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對你接觸的人公平對待是必要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朋友之間不公平對待會引起麻煩,造成不幸。中國有一句格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我們希望別人公正對待我,那我應該先要公正待人。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1頁)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頁)
10
經常以禮待人。假如希望別人對自己有禮貌,自己首先要以禮待人。在日常生活中,禮貌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經常需要別人的幫助,而禮貌待人常會得到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頁)
11
當你發怒時,請對著鏡子看看。當你激怒時你的麵孔肯定是最難看的。發怒最傷害別人的感情,要盡量克製。但是一個人要能夠控製自己的脾氣,確實不大容易,即使他也知道發脾氣的害處。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正當要發脾氣時,就去對著鏡子照一照,當你見到你的“尊容”的醜相時,就會冷靜下來,甚至發笑起來。這樣你就會恢複理智。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0~251頁)
12
當你對待別人要注意公正不偏,像天平秤一樣。為了保持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對你接觸的人公平對待是必要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朋友之間不公平對待會引起麻煩,造成不幸。中國有一句格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我們希望別人公正對待我,那我應該先要公正待人。
(引自《活教育》,1947年,載《陳鶴琴全集》第六卷,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