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之初,因為需要吸納百姓加入,黃巢還不敢對平民怎麼著,並叫大將尚讓起草過這樣一道告示:“黃王起兵,本為百姓,不像李家皇帝那樣不愛你們,你們可別害怕呀!”但自打從長安退出後,在末日陰雲的籠罩下,這支絕望的部隊(黃巢的士兵都披著發)完全陷入瘋狂和變態的境地:所過之地,無論官府,還是百姓,屠掠殆盡。
黃巢撤出長安後圍攻陳州,多次攻擊均不得手,看到軍糧不濟,於是將民間吃人之風轉入軍中,下令用人肉充當軍糧:將戰俘和百姓用巨碓、巨舂碾為肉末,放上鹽,拌上粗糧,給士兵們吃。很快,這成為唐末亂軍的一種風尚。其中,軍閥秦宗權的部隊最恐怖,這支部隊在行軍時,馬車上就拉著一條條醃製過的人大腿。
不說這些嘴角淌血的軍人如何,隻說當竊賊都開始琢磨作案前吃點人肉時,那個時代的一切絕望、迷狂與血腥也就容易理解了。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幹看落暉。”黃巢這首《自題像》詩意淒美。遙想他奔赴洛陽趕考的日子,天下誰人識得他黃巢?作為一個無名小輩,在又一次落榜後,他獨自登上天津橋。
這是洛陽最著名的一座橋。
在橋上,黃巢看到一個安然盤坐的老乞丐。
黃巢摸了摸口袋,還有幾枚銅錢,於是扔進了乞丐的囊中。這時候,黃巢才發現,那老乞丐隻有胳膊,沒有雙手。老乞丐對他嘿嘿一笑,“以右足夾筆寫經”,欲書時,“先再三擲筆,高尺餘,未曾失落。書跡官楷,手書不如也”。
聊天中,黃巢得知:這個沒手而靠腳抄寫佛經的乞丐,在七八十年前的唐代宗大曆年間就已經坐在橋上乞討了,幾十年來風雨無阻,在日出日沒中看著帝國的夕陽一點點落下。
黃巢百感交集。但他到底不是一個柔弱的書生,惆悵之外其意難平、其心不死。
黃巢走前告訴那老乞丐:“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皇帝,就派人來接你,把你供養在宮中。”
老乞丐像個參透人間諸事的禪師,笑而不語。黃巢愣了一下,也慢慢露出笑容。就這樣,未來的黃王,站在黃昏的天津橋上,一點點張開了血盆大口。
天寶往事
下麵這個故事,是唐朝生活中的一個片段。
司徒薛平,唐朝名將薛仁貴曾孫,與比他年長很多的太仆卿周皓有交情。
周皓,史上無更多記載,隻知道在他年少時正值玄宗天寶年間,後白居易有詩《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裏麵的周皓似乎就是本文主人公。詩如下:“東道常為主,南亭別待賓。規模何日創,景致一時新……”
此日,薛平與周皓相聚。客人中,有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身著緋色官服。按唐朝規矩,官員三品以上的,穿紫衣;四、五品的,穿緋衣。
周皓隨口問:“您為官多少年了?”
老人說:“我本不在官家做事,而是個醫生,主治骨頭傷折。玄宗天寶初年,高力士養子被人打傷,下頷骨脫臼,我為他正骨。病看好了,高力士賞我錢千萬,賞賜我穿緋衣。”
周皓不動聲色地點頭,在場的人都沒覺得有什麼異樣,隻有薛平似有所察。
客人走後,薛平把周皓一人留下,問:“剛才你神情有些不對,何故?”
周皓大驚:“司徒真是個細心人!”
薛平:“說說吧。”
周皓:“話長了。”
薛平退去周圍的仆人,與周皓盤腿而坐,後者回憶起一段天寶往事:
年少時,周皓為人有俠氣,長於武功,又喜美色,經常去平康坊、靖恭坊這樣的歌妓聚集地。為了美豔歌妓,頗有錢財的周皓,往往一擲千金。
當時,長安最著名的歌妓是靖恭坊的夜來,貴公子們為了夜來都快打破了頭。夜來她媽,為人貪,女兒生日那天,把消息發布出去:你們不是都喜歡我閨女嗎?今天她生日,看看你們有什麼表現。
大家紛紛給夜來買禮物,一比高低,周皓出價最高,拔得頭籌,獲得了在生日當天與夜來歡娛的資格。宴會很有排場,周皓把皇家著名樂師賀懷智、紀孩孩都請來了。這賀懷智是專門給玄宗、楊貴妃彈琵琶的,可見當時為了夜來,周皓下了多大本錢。
但生日宴會剛開始不久,就出麻煩了:
玄宗身邊的紅人宦官高力士的養子小高來了,進門就說“散了散了”,在座的客人都嚇得夠戧,一個個溜走,夜來母女也被嚇哭。
周皓年輕氣盛,覺得很沒麵子,憑著一身武功,把小高和隨從打了。可憐的小高,尋覓夜來不成,還弄得下巴脫臼。高力士聞聽大怒,下令全城戒嚴,搜捕周皓。幸好周皓平時喜歡交結豪傑,與都亭驛(朝廷用來接待四方來使的驛館)管理人員魏貞有交情,後者介紹他到汴州俠客周簡老那裏。周皓因禍得福,因為周簡老把表妹嫁給了他,並資助其遊蕩江淮,再避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