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難堪的膠著(1 / 2)

暗戰還在繼續,戰爭的主導權已經完全落入武則天的手中,而王皇後隻能被動防禦,麵對武則天的進逼,她已沒有還手之力。永徽六年六月,武則天出招,指控王皇後與母親柳氏使用巫術妖法,行為不端。對於皇室而言,最怕的就是巫術妖法,西漢時漢武帝劉徹為了追查皇宮內外的巫術妖法,曾經處死過幾萬人,因為巫術妖法是皇室最忌諱的。現在,武則天將“使用巫術妖法“的鐵帽子扣到了王皇後頭上,王皇後即便想摘,也有心無力了,因為她知道,皇帝已經完全倒向了武則天一邊,武則天無論說什麼,皇帝都認為是對的。伴隨著武則天的指控,王皇後的境遇越來越差,更可怕的是,她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外援:她的母親柳氏因為武則天的指控,被永遠禁止入宮;她的舅舅柳奭因為武則天的指控,從中書令自動辭職改任吏部尚書,又從吏部尚書一下子被貶成了遂州州長,並在上任的路上再次被貶,從遂州又貶到了榮州。外援剪除後,後宮之中的王皇後徹底變成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小女人,皇帝已經站到了武則天一邊,頂著皇後空頭銜的王皇後便成為跌入水中的駱駝,隻要再加上最後一根稻草,她就將陷入萬劫不複的萬丈深淵。悲劇即將發生,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與此同時,朝廷內的分野也在繼續:以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為首的一幹老臣是堅決的反對派,而以許敬宗為首的一撥人則成了擁護派。原本籍籍無名的中書舍人李義甫便在此時混進了擁護派的行列中,從此在唐朝的史冊上留下了自己的昭著臭名。本來李義甫是沒有機會臭名昭著的,完全是因為機緣的巧合,他才混入了擁護派的行列中的。作為長孫無忌最反感的人,李義甫在大唐的前景本來已經黯淡無光,長孫無忌更是準備把他趕出長安,從中書舍人貶到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做一個小小的司馬。由長孫無忌起草的詔書已經出台,隻是還沒有下達到門下省。一旦詔書下達,李義甫就得乖乖地收拾行李前往壁州做一個可有可無的司馬。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義甫的人脈幫了他的忙,他居然早早知道了詔書的內容,這個時間差為他贏得了喘息的機會。怎麼辦?如何才能不去壁州那個鬼地方呢?李義甫找來同為中書舍人的王德儉,向他谘詢避難的方法。王德儉思索了一番,給李義甫支了一招:現在皇上想立武昭儀為後,如果你能上書力挺武昭儀,管保你不用去壁州那個鬼地方!哦,隻要支持武昭儀為皇後就能不去壁州?那太簡單了。

隨後李義甫與王德儉達成協議,由李義甫替王德儉值當天的夜班,就在這個夜班裏連夜寫好奏疏,然後到內宮大門投遞。奏疏的內容很簡單:廢黜王皇後,擁立武昭儀,請陛下滿足天下百姓的願望。這封顛倒黑白、厚顏無恥的奏疏能起到什麼效果呢?龍顏大悅!接到奏疏的李治隨即召見了李義甫,君臣二人進行了一番熱烈的討論,從李義甫那裏,李治得到了莫大的支持,讓原本內心忐忑不安的他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看來事在人為!接見完畢,李義甫得到了賞賜:珍珠一鬥。不久,李義甫又得到了另外的賞賜:越級擢升為中書侍郎,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職位居然就這樣得到了,看來這一步棋是走對了。不過,並不是所有官員都像李義甫這般沒有立場,托孤重臣褚遂良始終是堅定的反對派,在他看來,廢王皇後,立武昭儀,萬萬不可!永徽六年九月的一天,褚遂良與長孫無忌等人一起參加朝會。下朝之後,李治示意太尉長孫無忌、中書令褚遂良、司空李勣、左仆射於誌寧留下來,進入內殿議事。看看這個陣容,褚遂良知道,皇帝是要討論廢後的事情了,讓四位重臣留下,無非是想試探下重臣的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