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二次創業(1 / 2)

永徽五年,也就是公元654年,這一年,武則天與王皇後的矛盾已經升級,當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些老臣堅定地站到王皇後一邊時,許敬宗卻義無反顧地站到了武則天一邊,這讓很多人疑惑不解。明明許敬宗也是貞觀一朝的老臣,為什麼不跟長孫無忌他們一起來維護禮法的尊嚴呢?畢竟誰都知道,武則天是先帝的才人,這樣的人怎麼能當皇後呢?與武則天相比,王皇後是皇帝的結發妻子,又出身名門望族,維護王皇後就是維護正道!其實別人都不懂許敬宗的心,長孫無忌他們維護的是正道,而許敬宗要做的是個人的二次創業,一個六十二歲老頭的二次創業。六十二歲,按照孔子的標準該是耳順的年紀了,然而許敬宗卻開始了二次創業,這一切既是許敬宗的性格使然,也是當時的環境使然。因為相比其他同時代的大臣,他活的很憋屈。論資格,許敬宗的資格很老,早在隋朝末年,他就步入仕途,江都兵變時,逃過了宇文化及的屠刀,後來還跟魏征一起給李密擔任過書記工作,李密敗亡後,便投奔了唐朝。武德年間,李淵本來準備將許敬宗下派到漣州出任別駕,這時李世民橫插了一杠子,他把許敬宗要到了秦王府,與長孫無忌他們一起並列為“十八學士“。

進入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都成為當朝重臣,而許敬宗的升遷速度則慢多了,到貞觀八年,也隻是升到中書舍人,相比之下,同為十八學士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已經擔任宰相多年了。貞觀十年,許敬宗已經四十二歲了,這一年仕途不順的他又栽了個大跟頭。在這一年長孫皇後的葬禮上,所有官員都白衣白服列隊出席,許敬宗也在其中。這時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歐陽詢出現了,他的官職為率更令(主管宮殿門戶以及賞罰事),因為歐陽詢這個人醜的有點過分,於是在場的官員便指指點點,許敬宗順著別人的指頭,看到了奇醜無比的歐陽詢。鬧劇就此發生。在這個肅穆的葬禮上,許敬宗居然被歐陽詢的相貌逗笑了,他可能把歐陽詢看成了一隻猴,因為在以前,長孫無忌就曾經戲弄過歐陽詢,說他長的像一隻猴。許敬宗被這隻“猴子“逗笑了,也把自己的仕途笑出了一個跟頭。隨後,在禦史的彈劾下,許敬宗的中書舍人也做不成了,被貶到了洪州做都督府司馬。後來,許敬宗輾轉回到長安,他的仕途才再次起步,又升任給事中(禦前監督官),同時監修國史。

貞觀十七年,是許敬宗轉折的一年,這一年他因修成《武德》、《貞觀實錄》而受到李世民的賞賜,不僅受賜八百匹綢緞,而且還被封為高陽縣男,從此許敬宗也是有爵位的人了,雖然男爵隻是“公侯伯子男“的最末一位。在此之後,許敬宗代理黃門侍郎,李治成為太子之後,他又成為太子左庶子,就此成為儲君的身邊人。貞觀十九年,李世民遠征遼東,許敬宗與高士廉一起輔佐李治鎮守定州。等到中書令岑文本在遼東前線病逝後,李世民緊急征調許敬宗前去接班,代理中書侍郎。駐蹕山一役,李世民大獲全勝,許敬宗也於此時向李世民顯示了自己的功力。得勝之後,李世民在馬上命令許敬宗草擬詔書,許敬宗便在馬前領命,隨即開寫,不一會兒詔書寫成。李世民接過一看,用詞準確,詞藻華麗,一字一句頗顯功力,李世民不禁點點頭,今天算是見到了許敬宗的功力。兩年後,許敬宗加授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副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