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相王李旦和皇帝李重茂登臨安福門,趙履溫一溜小跑跑到安福門下,隨即三拜九叩,高喊萬歲。然而萬歲還沒喊完,趙履溫就再也沒法喊了--相王李旦命令萬騎衛士砍下了他的人頭,他隻能到另外一個地方接著喊了。這時平常受趙履溫奴役驅使從事勞動的百姓圍了上來,他們恨透了這個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家夥,連吃了他的心都有了。心動不如行動。不一會兒,行動起來的老百姓就把趙履溫的肉割光了,他們真的把他吃掉了。與趙履溫相比,另外兩個韋後餘黨的表現更讓人不齒。秘書監李邕原本娶韋皇後的妹妹崇國夫人為妻,禦史大夫竇懷貞娶韋皇後的乳娘為妻,曾經他們無比陶醉於自己的政治婚姻之中,現在則到了跟這段婚姻一刀兩斷的時候。李邕和竇懷貞不約而同地向自己的妻子舉起了刀,然後把妻子的首級送給了李隆基--戰國時白起殺妻求將,現在這兩個人殺妻解套。高尚的人各有各的高尚,無恥的人卻一脈相承。相比於這些人的無恥,尚書左仆射韋巨源的表現倒是很有風範。韋巨源也是韋後餘黨,聽到事變,他沒有跑,反而主動走了出來,他還想盡自己的職責收拾殘局。
他對家裏人說:“我位列大臣,怎麼能聽到政府有難不去救援呢?“說完,韋巨源從容走出了家門,前往政府所在地,可惜走到半路,就被兵變的士兵殺害,享年七十九歲。盡管他是韋後餘黨,但他忠於自己的職守,而每一個忠於自己職守的人都應該受到我們的尊重,無論他是我們的同伴,還是對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孟良崮擊斃國民黨高級將領張靈甫,在張靈甫死後,陳毅元帥為他操辦了葬禮,陳毅元帥說:“我們應該尊重他做為軍人的人格。“在韋巨源之後,韋後的餘黨一一遭到了清算:精通醫藥的馬秦客、燒得好菜的楊均、國子祭酒葉靜能、與宗楚客合稱“宗、紀“的紀處訥,這些曾經最紅的人,全部追隨韋皇後而去。至於之前紅極一時的武家和韋家,全部遭遇滅頂之災:武姓家屬幾乎全部被誅或流放,而韋姓更慘,在無間道崔日用的帶領下,韋姓所居住的韋曲(韋家莊)連懷抱的嬰兒都沒有躲過這場劫難。值得一提的是,與韋曲相鄰的杜曲也跟著遭殃,因為有一部分韋氏子弟住進了杜曲,結果他們的鄰居也被當成了姓韋的,遭遇橫禍。兵變,本身並無正義可言,在兵變之下,姓韋還是姓杜,有時就分得不是那麼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