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可以打開心靈的窗戶,書籍是人類的最好朋友,閱讀讓您開闊眼界,開拓思維,精彩的圖書可以啟迪智慧,讓米花書庫成為您的好朋友吧!/
李世民微笑道:“那日蕭公作書一封射入城中,勸王世充體恤城內民眾,不要再作困獸之鬥。不想杳無回音,蕭公的這一番好意盡付洛水東流。蕭公,總有一天王世充會舉起雙手出城投降,你且問他:何故當時理也不理?”
眾人發出會心的微笑,眼見洛陽已成甕中之鱉,此時大家心裏都甚是輕鬆。蕭瑀道:“我並非單純為王世充著想,城內陸德明等人現在正苦得很呢,也許已經餓得半死。”
這時,一名巡官人報道:“稟元帥,夏主竇建德遣使致書,現在來使靜候營外。”
李世民心裏一沉,似自語般說道:“這個時候他又來書幹什麼?肯定又想做和事佬。”
封德彝接口道:“是禍躲不過,秦王,要來的終歸要來。”
李世民點點頭,對巡官說:“引來人進來。”複對眾人說,“竇建德此次到底要玩什麼花樣,一會兒便知。”
來使名叫李大師,現任夏朝禮部侍郎。他進門後向李世民施禮,並呈上一書。李世民對他還算禮敬,喚左右搬來椅子,請他落座。
李世民將竇建德來書拆開,快速瀏覽一遍,然後抬起頭對李大師微笑道:“李侍郎,夏王來書讓我退軍潼關、返鄭侵地,你既為來使,當知道夏王的真實心意。對夏王所言我甚是不解,你能幫我釋疑嗎?”
李大師離座站立,拱手道:“既蒙秦王垂問,大師冒昧奉言一二。揣度我皇心意,還是一片仁慈之心。隋末戰亂,百姓流離,如今唐、鄭、夏各安其地,不宜再相攻伐。鄭帝曾經致書我皇,言說他無意西侵。如此不如罷軍休息,各自安民休養,對百姓而言為一莫大的幸事。”
李世民笑容未退:“夏王口口聲聲說要休養生息,然則他卻在鄆州那裏大動兵戈,擊殺孟海公,不是言不由衷嗎?”
“孟海公與王世充不同,他數侵我地,正該討伐!”
李世民冷笑道:“想不到你還有一張利嘴,如此看來竇建德並非有眼無珠。”複厲聲道,“然則我軍到此曆時一年,費去許多糧餉,喪亡許多兵士。今洛陽旦夕可下,你們反勸我退兵返地,你說,天下有沒有這般便宜道理?”
李大師並不懼怕,繼續說道:“唐帝多次修書我皇,申言自己有誌安民,不願意窮兵黷武。今若罷戰修和,一來可休息兵民,二來免傷和氣,這也正是唐皇的心意。”
李世民聽到“和氣”二字,激動並帶三分怒意,嗔怒道:“鄭本係敵國,有何和氣?我滅鄭國,與你們有何關係?唐夏本來交好,竇建德卻沒來由說這般話,其實傷了唐夏兩家的和氣!”
李大師聽見李世民直斥竇建德名字,知道今日不能善罷,心裏一橫說道:“我國為休兵息民起見,特遣大師前來致書,代鄭請和。秦王若不肯應承,我皇手下強兵百萬,就要以武力來迫和了。”
李世民這會兒反而歸於平靜,淡淡說道:“強兵百萬?我難道不知道竇建德的底細嗎?他竇建德想來,誰也擋不住,就讓他來好了。李大師,看你還是一條漢子,且寄下你這顆人頭,就在本王營裏觀看今後的好戲。竇建德那裏,你也不用回去了。”
李大師遂被人牽至後帳,羈押軍中。
竇建德久候李世民回信不至,又見李大師杳如黃鶴,明白這是李世民拒絕修和,且扣留了李大師。他一時大怒,決定興兵救援王世充。武德四年三月十一日,竇建德使其手下將軍範願守曹州,自己帶領大軍十五萬人,號稱三十萬,水陸俱進,沿著河水和永濟渠西向救援洛陽。其兵勢如同破竹,一舉攻下唐屬地滑州、酸棗,緊接著分兵攻向河南管州、滎陽、陽翟等地。竇建德大軍一發,唐軍探子將其進軍消息流水也似報到李世民的案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