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都城已經聚集了臨時組織起來的兩百多萬訓練營士兵,加上原有的禁衛軍,人數上倒是占據了絕對的上風。軍方訓練營的對象都是部隊的士兵,部隊的精簡和淘汰早在收編後的兩年內就已完成,如今基本是部隊士兵正常的輪訓,臨時組建的部隊卻也是正規軍標準。
徐三才讓都城部隊僅是死守,神殿法師雖然基本都有飛行魔獸,但護法隊卻大部分是乘坐陸行魔獸,故而行進速度也並不算快,從神殿總部到大秦都城,就算是護法隊一路上毫不耽擱,卻也需要數十天的時間。
當然,這是徐三才已經看出了神殿為了信仰之力不敢輕易擾民,這才敢讓境內的普通郡城完全處於不設防狀態。而攻打神殿總部也隻是騷擾性的,若是打進神殿總部,恐怕神殿的聖級強者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出手了。
大秦進攻神殿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削弱神殿的有生力量,三大神殿外都調集了不少飛行小隊,隨時截殺神殿外出采購食物和取水的飛行小隊。神殿總部內城的居民原本是最虔誠的信徒,如今城內民不聊生,自然也是對神殿的信仰也出現了動搖。
徐三才則是在邊境坐鎮指揮,北海聯軍在邊境隻剩下兩座邊城,兩座邊城被大秦部隊包圍的聯軍得到命令出城突圍,要合兵一處和大秦部隊決一死戰。在兩座邊城外各有一千萬大秦正規軍圍困,早在形成包圍之初,他就命令部隊修建了簡單的防禦。
當然不可能修建城牆,但卻挖掘了壕溝、鋪設了路障,排兵布陣也是駐守的形態。而精銳部隊雖然在戰爭中傷亡嚴重,但依舊有五百多萬完整的編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傷的士兵逐漸康複,精銳部隊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
徐三才讓精銳部隊休整就是在等待時機,而聯軍出城突圍正是徹底全殲敵人的機會。大秦精銳部隊並未著急投入攻擊,而是由包圍的正規軍阻擊聯軍突圍。有著壕溝和路障的遲滯,聯軍的突圍自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經過一天的苦戰,在神殿法師的協助下突破了大秦的防線。
然而,就在聯軍突圍而出二十幾裏後,迎頭卻遇到了大秦精銳的截擊,而包圍邊城的大秦部隊也從後方展開了追殺。一天的戰鬥,神殿法師的魔力和精神力消耗殆盡,部隊雖然衝破大秦包圍圈,卻也僅是撕開了一道數裏寬的通道,隊伍拖拉,後隊甚至還未出城。
聯軍很快就被分割包圍,突破包圍圈的二百多萬聯軍被大秦精銳包圍,而後麵的百萬聯軍則被數百萬大秦正規軍圍攻。
與此同時,另一座邊城的聯軍也在拚命突圍,但那邊的大秦部隊已經從邊城的其它三個方向增援而至,雙方付出了巨大的傷亡,聯軍衝破了大秦三道阻擊,但卻被其它方向增援的大秦部隊死死擋住。
大秦精銳配備的弓箭手和飛行小隊的主要目標鎖定了聯軍中的神殿法師,神殿護法隊基本都被分配到回援的聯軍中,這些駐守邊城的聯軍大部分隻是普通部隊,又經過一天的衝殺而疲憊不堪,如何能擋住養精蓄銳的大秦精銳的衝殺。
聯軍隻能是一邊苦苦支撐,一邊向另一座邊城的聯軍求援,戰場的傷亡越來越殘酷,大秦精銳的加入,讓這邊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形勢,而另一邊的聯軍雖然在神殿法師的協助下略占上風,但隨著神殿法師的傷亡和魔力消耗,攻勢越來越弱。
徐三才在精銳部隊投入戰鬥後就趕赴了另一座邊城的戰場親自坐鎮指揮,他並未讓大秦部隊拚死攔截,而是層層攔截,遲滯聯軍的前進速度。
聯軍拚命衝擊,已經衝出邊城五十裏左右時,徐三才命令大秦部隊從後方出擊截斷聯軍和邊城的通道。此時,邊城內僅剩餘二十幾萬聯軍,大秦部隊趁機衝入城中,將這座邊城占領,而另一邊的大秦精銳也基本解決了戰鬥。
兩座邊城間的距離隻有百餘裏,此時兩邊的戰場之間隻有不足十裏的距離。大秦精銳在消滅了被包圍的聯軍後,剩餘的戰鬥就留給了正規軍,而大秦精銳則轉戰到這邊的戰場,和這邊的大秦正規軍一起包圍了突圍的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