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教育群眾(2 / 2)

“日本人又如何?本朝孝宗皇帝之母還是廣西蠻女呢?我不過是個藩王,又不是天子,為何不能以鐮成為繼承人!”周可成冷笑了一聲:“嘴巴長在人家身上,還能不讓他們說了?隨他說去?”

“照屬下看,要不要讓慕容鵡派人查一查這些流言背後是誰在——”

“不必了!”周可成擺了擺手:“咱們幹了那麼多得罪人的事情,好不容易讓他們抓到個由頭,還能不讓人家說話了?左右不過幾個書生而已,寫寫文章罵罵人天塌不下來!砍腦袋容易,問題是腦袋不是韭菜,砍掉了可長不出來了,幾百年後反倒落個惡名。”

聽了周可成這番話,徐渭愣住了:“這個那就完全不管了?”

“也不是不管,他們罵他們的,我們寫我們的,鑼對鑼,鼓對鼓嘛!”周可成笑道:“首先,這些年我們和海外的交往越來越多,先是做生意,然後人來人往,最後是常住,有大明人去日本、去朝鮮、去東番南洋甚至更遠的地方的,也有海外的番人來大明的。這裏麵有好處也有壞處,但好處比壞處多,首先糧價便宜了;其次生意多了,工作多了,人人都有工作,都有飯吃;第三朝廷也能多收稅金,用不著一旦國用不足就在農民身上加征;第四家裏沒有產業,考不上秀才舉人的,也可以去海外闖一闖,多一條出路。交往多了,自然就有婚喪嫁娶,大明人娶了海外的女子,大明的女子嫁給海外的男子,生下的孩子應該怎麼對待?講談社那麼多學生,挑幾十個文章寫得好的,讓他們寫百十篇文章貼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一條條的講清楚,說明白,老百姓聽明白了,自然知道誰對誰錯,豈不是比把人抓起來打了殺了,不讓說話強千百倍?”

聽了周可成這番話,徐渭禁不住豁然開朗:“殿下所言甚是,在下怎麼沒有想到過這麼多!”

“這也不能怪你!”周可成笑道:“過去大明的老百姓十有八九都是文盲,縉紳老爺說啥他們就是啥。可現在至少蘇鬆常這三州的百姓讀書識字的可不少,而且生意做得多,見識也廣了。你再用老法子,就算一時半會成了,早晚也要出事。再說過去朝廷不就是用這一套,誰說話讓他們不滿意就一個大帽子扣下來,要打要殺的;我們現在坐上去了難道還是老樣子?結果呢?他們的刀子沒我們的刀子厲害。現在但別人沒亮刀子講道理,我們就要講道理了。文長,你要相信一點,比刀子當初我們贏了,現在講道理我們也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