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歸宿(2 / 2)

“也希望有人能將顧繡好好傳下去,不要辜負我一番心意。”韓希孟想了片刻,也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但她的心願終究沒有達成。

往後的日子並不太平,有饑荒,有戰亂,後來皇帝敗了,清兵入關,正式改國號為清。

戰亂過後,人心惶惶,百廢俱興。

顧宅的大門又一次打開了。

這是一位小少年,與年輕時候的顧壽潛極為相似,隻是眉宇間更多了一分倔強的氣息。

“小少爺,小少爺等等!”一個書童模樣的人背著小包急匆匆地追來,滿臉擔心,“小少爺,我們真的要去園子裏嗎?那裏都被炸沒了,什麼東西都沒有了!”

“我就想要那塊露香石,我都找到人幫我搬了!此行我要離開這裏去小滄州了,若是說什麼值得我惦記的,那也隻有這塊石頭了。露香園因這塊石頭而起,那也應該由我這個後人親手把手頭抱走。”這小少年正是顧壽潛的長孫顧昌平,隻見他望向遠方,又將視線收回,停在手中的一副繡上,他思緒片刻,終究還是依依不舍地將繡遞給了書童,“這幅<藻蝦>是我祖母韓氏所做,她一生都生活在這裏,我想還是不將這幅繡帶走,留它在這裏陪著我祖母吧。”

“也是……大饑荒時,家中的繡都賣得差不多了,這幅藻蝦是祖奶奶最後所做,一直舍不得賣……”書童說著又有些舍不得了,抬起小臉問顧昌平道,“少爺,我們真的要走嗎?”

顧昌平抬頭看了看天空,刺目的陽光使他微微眯起了眼:“走吧,往前走才有希望。”

“總會有希望的。”

《藻蝦》被端端正正地擺在了顧家的祠堂之中,細密的針腳將幾隻青蝦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繡布上,清風吹拂布滿灰塵的桌麵,似有微光流過。

2019年,上海博物館。

蘇藝雯抓住了《藻蝦》上的一點流光,站在展櫃前駐足,久久不願離開。

同行的女伴湊近一看,不耐煩道:“哎呀你怎麼又在看繡啊!上次從顧繡研究院回來後你就一直魂不守舍的!”

“總覺得……有些熟悉。”蘇藝雯不自覺地摸上了玻璃,下定決心道,“我要去研究院看看,你們不用等我了!”

“誒!”女伴在她身後喊道,“你現在要去嗎?那個地方好偏呐!”

“我現在就去!”蘇藝雯快樂地回頭揮著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走了。

坐上地鐵再坐上公交,在路上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地鐵上還沒座位,蘇藝雯就一直站到了終點站,又走了很久再走到公交站台。下了公交後,她覺得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了,拖著沉重的步子來到露香園顧繡研究院門口,卻看到了閉館的招牌。

“啊?怎麼回事,這就閉館了?”蘇藝雯拿起手機一看,17:48分,離閉館還有十二分鍾呢!

但是門口的玻璃門緊閉著,裏頭也黑乎乎的一片看不到人影, 蘇藝雯不想白跑一趟,她盡力踮起腳尖拍著玻璃門喊道:“有人嗎?裏麵有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