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孩子半歲以後,各項能力都有所提高,會坐,會爬,對外界的好奇心也與日俱增,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對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濃,父母要多引導孩子去玩,躲在遊戲中體驗生活,以促進寶寶智力的發育、情商的發展。【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
7個月寶寶的智能狀況大運動:可以自由自在地翻滾運動;俯臥時出現爬行練習;無須用手支撐,能獨坐10分鍾以上。
精細動作:會伸手拿玩具等物品,並塞入自己口中。能用全掌撥弄到小丸,還會用拇指配合食指、中指一起捏、撥弄小物體。
適應能力:能將第一塊方木換到另一隻手,再去拿第二塊方木;能伸手去夠遠處的玩具。
語言發展:聽力比以前更加靈敏,能分辨不同的聲音,並開始學著發聲。能無意識地發出“ba-ba”、“ma-ma”等雙唇音。
7個月寶寶的生長發育指標體重男嬰約8.8千克女嬰約8千克身長男嬰約70厘米女嬰約68厘米頭圍男嬰約44.6厘米女嬰約43.5厘米胸圍男嬰約44.7厘米女嬰約43.8厘米坐高男嬰約45厘米女嬰約43.7厘米牙齒如果下麵中間的兩顆門牙還未長出,這個月也許就會長出來。
如果已經長出來,上麵當中的兩顆門牙也會很快長出來。
語言理解能力訓練:步如飛將詞語和動作聯係在一起,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方法:媽媽坐在椅子上,將寶寶放在大腿上,讓他的臉朝向別處。用歡快的語調告訴寶寶:“乖寶寶,和媽媽做遊戲囉!”並開始唱兒歌:“小狗去樹林,快步如飛,碰到小台階,(此處暫停)跳!哈哈!過去了!”當唱到“台階”時,加重音調以增強寶寶對這個詞的注意力,唱到“跳”時腿向上彈起,並擁抱親吻寶寶。
訓練提示:遊戲可以重複多次。一邊唱,腿要和著拍子彈動。動作要輕柔。
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押韻通過聽押韻兒歌,熟悉語言特點,培養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方法:選一首父母最常教寶寶念的兒歌,而且每句最後一個詞要押韻,如“小娃娃,嘴巴甜,喊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念時,故意加重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並將前麵的字拉長,念成“小娃——娃”,以強調最後那個押韻的字。然後緊接著說:“寶寶,說‘娃’”,然後再念一遍“小娃——”故意不說出“娃”字,等寶寶說出來。這樣反複進行。
訓練提示:爸爸媽媽發音要準確、到位。注意寶寶的反應,在寶寶疲倦之前停止此遊戲。
聽覺能力訓練:敲鼓教寶寶認識聲音的起因,同時讓他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
方法:讓寶寶靠著媽媽,周圍擺放一些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帶蓋的小罐子、奶粉桶什麼的。給寶寶一根木質湯匙,讓他隨意敲打。媽媽也可以有意識地教寶寶打一種有規律的節奏。
訓練提示:準備的材料要確保不會傷害到寶寶嬌嫩的皮膚。
身體協調能力訓練:滾來滾去寶寶喜歡那些易於看出其結果的重複性活動,這些活動能使他更好地理解因果關係,同時,也能增強寶寶的身體協調能力。
方法:準備一張墊子、一個大球(球的氣不宜打的太足,柔軟一些為好)。媽媽與寶寶麵對麵坐在草地上,腿張開,四腳相對;媽媽將球滾向寶寶,鼓勵寶寶把球滾回來。
訓練提示:媽媽要不停地鼓勵寶寶,反複地肯定寶寶的動作。
增強腿部力量訓練:蹦蹦跳這個活動有助於增強寶寶的腿部力量,為寶寶行走做好準備。
方法:將寶寶放在草地上,媽媽兩手放在寶寶的胳肢窩下支撐住寶寶;媽媽麵對寶寶,嘴裏念:“蹦蹦跳,蹦蹦跳,我的寶寶跳一跳。”一邊隨著兒歌的節奏讓寶寶的小腳蹦跳起來。
訓練提示:注意活動量不要過大,1、2次之後就把寶寶平躺在草地上按摩一下。
自我意識的訓練:寶寶的身體培養寶寶的自我意識,促進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
方法:媽媽與寶寶對坐,先指著自己的眼睛說“眼睛”,然後抓住寶寶的小手指他的眼睛說“眼睛”。之後抱著寶寶對著鏡子,抓住他的小手指他的眼睛,再指自己的眼睛,反複說“眼睛”,每天重複1~2次,經過7~10天的訓練,當媽媽再說“眼睛”時,寶寶會用小手指自己的眼睛,這時媽媽應親親他,表示讚揚。以後家長可用遊戲的方法教寶寶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訓練提示:也可以讓寶寶看著娃娃或他人,讓寶寶用手指著娃娃的眼睛,大人說:“這是眼睛,寶寶的眼睛呢?”幫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漸寶寶會獨立指眼睛。還可以讓寶寶照鏡子,邊看邊告訴他,“這是佳佳(孩子的名)”等。
認知能力的訓練:滾呀滾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有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方法:給寶寶一些可以滾動的圓柱體,如圓柱體飲料瓶,放在地上,讓寶寶用兩隻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寶寶玩熟練後,再讓他用一隻手推動滾筒,並把它滾到指定地點。寶寶做對了,家長應給予鼓勵。寶寶在戲耍中逐漸建立起“圓柱形物體能滾動”的概念。
訓練提示:還可以給他球類,讓寶寶在玩耍中建立圓的東西也能滾動的概念。
第8個月早教方案。
8個月寶寶的智能狀況大運動:寶寶已經學會了獨坐,已經習慣坐著玩了。撿東西時會爬行去撿。雙手扶欄杆可站立5分鍾以上。
精細動作:會把玩具拿起來,在雙手之間來回轉動。還會把玩具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中。
適應能力:用手持續追逐玩具,不一定能取到。有意識地搖鈴。
語言發展:與人玩耍或一個人時會發出各種聲音,會對他的玩具“說話”。聽到熟悉的聲音會做出反應。模仿彈舌或咳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