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2 / 3)

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科學判斷國內外形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推進“一國兩製”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推進黨的建設等各方麵都進行了新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此前我們黨總結明確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集中概括了推進改革開放“十個結合”的基本經驗,黨的十八大鮮明提出了8個方麵的基本要求,並突出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黨和人民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實踐證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不斷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核心的使命。《胡錦濤文選》對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經驗的總結,對全黨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誌們!

學習《胡錦濤文選》,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員、幹部理論學習培訓的重要任務。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加強對學習的組織領導,堅持學習、宣傳、研究相結合,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強化落實,確保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通過學習進一步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

——發展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決定性意義。鄧小平同誌強調:“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生產力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江澤民同誌指出:“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胡錦濤同誌說:“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科學思想。隻有求真務實,認識規律,把握規律,才能得其要旨。各級領導幹部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深刻內涵、基本要求、指導意義的認識,堅決破除一切阻礙科學發展觀落實的觀念,堅決糾正一切偏離科學發展觀的行為,真正把思想方法轉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我們要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結合新的形勢,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不斷開創我國發展新境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出發,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與科學發展觀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基本的國情,始終牢記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學習《胡錦濤文選》,要同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緊密結合起來,把對發展的科學認識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實際能力,轉化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真抓實幹的自覺行動。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鬥的重要目標。早在1956年,毛澤東同誌就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過四十五年,中國的麵目完全變了。再過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進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麵目更要大變。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紀末使我國進入小康社會,這一步已經如期實現。黨的十五大展望我國新世紀的發展,提出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在新世紀頭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並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係列新的要求。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現在,我國已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們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胡錦濤同誌指出:“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製度安排”。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如期實現,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個都不能少。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繁重的工作是保障各方麵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我們要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切實關心和扶持各類困難群眾,努力建成人民群眾滿意、高質量的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