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奧斯卡獎”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電影獎。它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
起始於1929年。它的標誌是一個高十點二五英寸的金塑像。
在一盤電影膠片的底座上,屹立著一個身材魁偉的男性,他的雙手緊握著一柄長劍。凡是從事電影工作的,不論是編劇、導演、演員、還是攝影。錄製、美工人員等,隻要工作有新的貢獻和成就,就可以得到這份榮譽。
關於“奧斯卡”這個名稱的由來,也是件十分有趣的事。
1931年,有一個在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裏當管理員的在休息的時候,走過那座金塑像旁邊,先是看了一眼,好閹很麵熟,仿佛在什麼地方見過。接著便仔細端詳起來,不一會,他便大聲驚叫起來:“啊!這塑像看上去多麼碑,我的舅舅奧斯卡呀!’正巧,這時有一位新聞記者在學院裏采訪,他在圖書館隔壁的房間裏聽到了管理員的驚呼聲,便在第二天的報導裏介紹了金塑像,並寫上了一句:
“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
當金塑像成為電影獎的標誌時,“奧斯卡”的名字也同時在世界各地傳開,學院幹脆正式命名它為“奧斯卡獎”了。
奧運會:奧林匹克是古希臘的一個宗教節日,每4年一次,當節日到來時,人們就在奧林匹亞城舉行竟技和其他活動。第一屆奧林匹克賽會於公元前776年在希臘奧林匹亞舉行。
最初參加的不過是近旁少數幾個城邦國家,以後逐漸擴大,以至遠在黑海的希臘殖民城邦也都熱心參加比賽。比賽的項目主要有競走、持械競爭、角鬥和戰車競賽。獲勝者得到桂冠或橄欖冠,且有立像的權利,所屬城邦亦引以為榮。詩人與雄辯家也參加賽會,詩人發表作品,雄辯家敬獻祝辭。為了保證賽會的舉行,希臘諸國約定,賽會期間交戰諸國一律停戰。賽會促進了希臘統一文化的形成,加強了希臘民族的團結。現代國際奧運會就是繼承了它的傳統而得名的。
古希臘被羅馬帝國占領後,羅馬皇帝認為奧運會是異教活動,因此,奧運會於公元394年遭到禁止。
1894年6月,在巴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通過了恢複奧運會的決議,並正式成立了國際奧委會。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在雅典舉行,繼而每4年舉行一次。其中有3屆因世界大戰而中斷,但屆數仍按順序計算。
奧運會獎章: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冠軍獲得的是一枚銀質獎章和一個橄欖枝做的花冠,亞軍獲得的是一枚銅質獎章和一頂桂冠。那獎章是由法國藝術家儒勒·夏普朗精心設計的。第二屆奧運會在巴黎舉行,競賽規程規定要頒發“特別富有藝術意義”的獎品,結果取消了獎章,而給每個奧運會參加者發了一枚長方形的紀念章,圖案是勇士手執橄欖枝。
第三屆奧運會的舉行地是美國的聖路易,同時舉辦了國際展覽,因而組織者頒發的獎章上除了精致的圖案外,還刻有“1904—國際展覽—奧林匹克運動會—聖路易”字樣。
獎章的厚度、直徑(30一50毫米)和鑄作的物質都不是固定的。作者也常變換。例如:
1908年倫敦奧運會,英國藝術家布·麥肯納普設計的圖案是兩名姑娘給一位運動員戴桂冠;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藝術家艾·林特伯格又創作了自己的圖案—在瑞典體操學派創始人林克的座像前有一個宣告莊嚴事件開始的傳令官塑像。
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辦的第七屆奧運會,發給冠軍的獎章,上麵是一名接過棕桐冠的運動員浮雕。舉辦1924年奧運會的法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組織了藝術家的評獎競賽,結果法國人裏沃獲獎,他設計了一枚古色古香的獎章,上麵是各種運動器材—球、滑雪板、槳等,鐫刻的字樣是“第八屆奧運會,巴黎;1924到了1928年,奧運會比賽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舉行,獎章由意大利佛羅倫薩藝術家朱塞佩·卡西奧裏教授設計,圖案是氰征友愛、和睦、團結的手抱橄欖枝的女塑像。這枚獎章不僅授予運動員,也授予與奧運會同時舉行的藝術競賽的優勝者。從這一年起,以後各屆奧運會獎章正麵的圖案保持不變,隻把舉辦地名與屆數作相應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