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漸亮了,橙紅的太陽從東方緩緩露出頭來,一聲鳴唱之後,牛角號齊齊吹起,渾厚而沉重的聲音響徹天地,遠遠傳開,與此同時,君卿華與靜荷衣著隆重的緩緩走進古參亭,在禮部鴻臚官的提醒下,兩人緩緩走上祭台。
君卿華身穿祭祀專用的冕服,頭戴冕旒,玄衣,纁裳,白羅大帶,肩挑日月龍紋,背部星辰山紋,袖上華蟲,火等各種織樣,玉佩金鉤,身上帶的滿滿當當,行走間若是步子大了,便是叮當作響,因此格外緩慢。
而靜荷,她是第一個參加封禪的皇後,祭祀本是大事,並沒有古例可尋,於是,便設計出與皇帝冕服相似的女子冠服來,靜荷頭戴頭戴九鳳冠,金黃璀璨的鳳凰,展翅欲飛,尾部則是垂著與皇帝冕旒相似的旒珠串,也是一身玄色,金線繡製鳳凰,身上則是百鳥朝鳳的圖案,長長的裙擺,拖曳在身後,從背麵看,便像是百鳥朝鳳圖,而裏麵羅裙卻是大紅色,與皇帝相配,華貴而又肅重。
似乎但凡是女子隆重衣服,都會有長長的裙擺,靜荷已經見怪不怪,似乎隻有裙擺越長,才能月顯示出身份尊貴來,不過好在,這身衣服,也隻是穿幾個時辰,因是祭祀用,衣服上的珠寶首飾等鑲嵌的極少,又是夏天,衣服層次不多,倒也不甚笨重。
她這身上鳳翠明珠,環佩叮當,走路更要小心翼翼地,如若不然,寂靜的祭壇前,便會想起一震雜亂的珠翠碰撞聲,靜荷與君卿華兩人走的,尤為小心。
站在祭台前,王侯公卿,文武百官品階高者進入古參亭,站在皇帝皇後身後,在禮部主事官的唱諾下,跪拜,行禮,磕頭,頌讀禮部提前寫好的歌功頌德的皇帝詔書,這詔書上,也簽了皇後的名字,意為皇帝皇後同心同德,共祭蒼天。
如此一番多次行禮,頌功表彰,為國祈福,將這些功德刻在石碑上,並且,由皇帝親自宣讀對上天的崇敬,焚與上天,這一切都做完之後,所有人都累的身體疲憊不堪,卻精神抖擻。
王侯公卿,文武百官,能經曆多少次封禪,有的人甚至曆經三朝都不一定能遇到封禪的機會,這次能被他們碰上,實在尊榮的緊。
這泰山封禪,其實質便是鞏固皇權,粉飾太平,帶著一種君權神授的意味,收攏天下民心。
朝臣們一個個也像被打雞血了一般,因靜荷參與而帶來的那些許不快,他們也早已忘記,隻覺得此時麵對列祖列宗,光耀門楣,一定要勵精圖治,光宗耀祖。
靜荷與君卿華攜手站在祭台前,看著那山川秀麗的風景,盛大隆重的場麵,麵對山下萬千圍觀子民,不由相視而笑,眸中皆是不離彼此的堅定,連封禪都在一起,還有什麼能把他們分開?
天色漸漸亮了,橙紅的太陽從東方緩緩露出頭來,一聲鳴唱之後,牛角號齊齊吹起,渾厚而沉重的聲音響徹天地,遠遠傳開,與此同時,君卿華與靜荷衣著隆重的緩緩走進古參亭,在禮部鴻臚官的提醒下,兩人緩緩走上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