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這樣,出海貿易獲得的利潤還是遠遠大於在國內倒買倒賣。所以沈萬三為了賺大錢,決定走通蕃搞外貿這條路。
元代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稱為舶商,舶商戶中有不少自己擁有船隻和雄厚資金的大商人。此外,還有許多中、小商人,他們無力自備船隻,隻能充當有船大商人的“人伴”,“結為壹甲,互相作保”,下海貿易;或是在舶船上充任各種職務或“搭客”,捎帶貨物,出海買賣。
沈萬三自然不屑於做大商人的“人伴”,他要成為真正的舶商。這就需要做好搞外貿的第一步——搭建人際關係平台。
自從張士德死在朱元璋的地盤——應天後,張士誠一怒之下歸順了元朝,找到靠山的他又可以過安逸的生活了。有什麼事情有老大哥頂著,他作為小弟就不用操那麼多心了。不過,在蘇州還是張士誠說了算,沈萬三憑借自己在全國各地形成的商業網絡,貨源自然不是什麼問題。關鍵是要和南洋那邊搭上關係,否則貿然到了南洋,人生地不熟的怎麼做買賣啊。
這天,沈萬三來到一家茶館想碰碰運氣。茶館是人們歇腳和閑聊的地方,可以探聽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沈萬三經常光顧這裏,成了這裏的老顧客。
“沈老板來啦?請上座。”店小二熱情地招呼著。
沈萬三沒有去雅間,而是選了一個靠窗戶的地方坐了下來,他不是舍不得花錢,而是這裏便於從來往的茶客中搜尋自己的獵物。
一個南洋人走了進來,在離沈萬三不遠的地方坐了下來,開始品茶。說實話,沈萬三以前還真沒有和這種人打過交道。不過,他還是湊了過去。
“南洋商人?”
“沈大老板,鄙人曼蘇羅。”
想不到這個外國人的中國話講得這麼好,這下沈萬三不用擔心語言溝通問題了。
“不敢當,沈某隻是一個小商人而已。”
“謙虛了,天下誰不知你沈萬三的大名啊。”
“如今南洋的生意如何呀?”
“現在禁令通番,難道你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正因為禁令,才會有更大的商機。”
“沈老板好眼光,不瞞你說,隻要把絲綢等稀罕物運出去,就會有十倍的利潤。”
沈萬三的胃口被徹底吊起來了,這種買賣即使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也值得一試。他正準備和曼蘇羅詳談,一個意外的情況出現了。
曼蘇羅已經被元朝官員盯了很久了,當他和沈萬三商談下南洋的事情時,元官府已經得到了密報。所以,一名元朝官員帶著幾個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元兵闖了進來。茶客們見勢頭不對,都想溜出去。
“都坐著不要亂動,朝廷禁令通番,現在例行檢查。”元官員一揮手,元兵開始上下搜查。
元官員走過來道:“沈老板,你也在這裏啊,這位是?”
“辛苦,辛苦,他是沈某的一位朋友。”
“朝廷禁令通番,沈老板卻和南洋商人商談,是不是想違抗朝廷禁令啊?”
即使這樣,出海貿易獲得的利潤還是遠遠大於在國內倒買倒賣。所以沈萬三為了賺大錢,決定走通蕃搞外貿這條路。
元代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稱為舶商,舶商戶中有不少自己擁有船隻和雄厚資金的大商人。此外,還有許多中、小商人,他們無力自備船隻,隻能充當有船大商人的“人伴”,“結為壹甲,互相作保”,下海貿易;或是在舶船上充任各種職務或“搭客”,捎帶貨物,出海買賣。
沈萬三自然不屑於做大商人的“人伴”,他要成為真正的舶商。這就需要做好搞外貿的第一步——搭建人際關係平台。
自從張士德死在朱元璋的地盤——應天後,張士誠一怒之下歸順了元朝,找到靠山的他又可以過安逸的生活了。有什麼事情有老大哥頂著,他作為小弟就不用操那麼多心了。不過,在蘇州還是張士誠說了算,沈萬三憑借自己在全國各地形成的商業網絡,貨源自然不是什麼問題。關鍵是要和南洋那邊搭上關係,否則貿然到了南洋,人生地不熟的怎麼做買賣啊。
這天,沈萬三來到一家茶館想碰碰運氣。茶館是人們歇腳和閑聊的地方,可以探聽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沈萬三經常光顧這裏,成了這裏的老顧客。